2021 年 11 月 03 日
为进一步提高本园黄大仙祠的道教文化气息,并向普罗大众推广道教文化,本园文化委员於2020年1月15日开始,在《东周刊》开设栏目《园繋香江》系列,首阶段订为《园繋香江 · 监院随笔》,邀得本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义觉)道长分享有关道教文化文章。
第九十五辑已刊载於《东周刊》第949期,11月3日出版,相关之文章主题为〈道教圣典——《道德经》〉,欢迎大家阅读。
《道德经》,乃道教「万经之王」,又名《老子》、《五千文》等,是春秋末年道家思想始祖「老子」所着。今日通行本八十一章的分法,早见於《老子河上公章句》的「道经」三十七章,及「德经」四十四章。《道德经》约有五千字,全书以「道」与「德」为纲领,论述修身、治国、养生等内容,对我国思想、宗教、政治、科学及艺术等领域产生深远影响。现存最古老的《道德经》版本是出土於湖北郭店楚简本(约战国中期)及湖南马王堆帛书本(约秦末)。今日通行的版本,则以汉代王弼《老子道德经注》及河上公《老子章句》的流传为最广泛的。
道教的派别众多,但所有门派的弟子都是以《道德经》为修身养性之宝筏,而现时我国已将《道德经》定为大学生和中学生必读的书本。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基督宗教之《圣经》以外,翻译成外国文字最多的文化名着,可见其影响力之钜。现时啬色园的入会文化课程,本人必亲自教授《道德经》之义理,让所有入门之弟子,认识自然、清静、无为、素朴、柔善、不争等之义理,进而了解大道之玄机。
「道经」首章第一句已明言:「道可道,非常道。」我们是难以用语言和文字去了解永恒不变的「道」,只有亲自体证与实践,才是认识大道之途径。那麽应如何实践?第八章有曰:「上善曰水。」就是要学最「上善」的德行,犹如水一样无私的滋润万物,却不去争求回报;而且水又停留在最卑下及众人所厌恶的地方,这是一种谦逊、吃亏、苦己利人的修行,是最接近大道的。
「德经」首章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之士不自恃自己是大德,是真的有德;下德的人自以为不离道德,实在仍未达到「德」。另外,修道不同於在学校读书,求学是为了增长知识及开启智慧;修道则是减损过多的贪欲和嗔恨,清净身心的秽浊,故第四十八章曰:「为学日益,为道日损。」道家「损」的哲学,与《周易》损卦的「损,君子以惩忿窒欲」是相通的,君子能够制止愤怒,堵塞贪欲,这就是「损」的哲理。
本人最喜欢第六十七章的:「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修身处事有三项要诀,就是「齐同慈爱」、「省俭素朴」和「谦让处下」。能够如实践行,必可和谐众缘,广积善德,乃至对保护自然环境等都大有帮助。《道德经》最後一章是全经最重要的总结:「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家「无为」的哲学不是甚麽都不为,而是努力去做及奉献,但不要斗争及害人,尽力做好便可问心无愧。
啬色园一直致力推广《道德经》文化,二零零七年曾与「甲子书学会」合作举办「《道德经》书法作品展」,并将作品印制成《道德经书法作品集》及广结善缘;而学会更为本园「道德经书法墙」贡献墨宝。二零一四年我们又举办了「齐抄《道德经》共创新纪录」,本园主办学校的众多师生齐集香港体育馆及抄写《道德经》章节,刷新了健力士世界纪录的壮举!将来我们也会继续推广《道德经》的文化及智慧,希望可以让更多人认识道教哲理,共创和谐社会及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