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1 月 05 日
啬色园一直以「安老护耆」为服务使命,致力为长者提供全面而适切的服务。适逢啬色园百周年纪庆,本园於去年开始筹备与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老年护理研究中心合作进行「百岁长寿长者健康指数调查」,旨在探讨长者的长寿因素,并与公众分享长寿长者的健康经验。本园及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研究团队於今天(11月5日)下午假黄大仙祠举行「百岁长寿长者健康指数调查」发布会。除分享调查结果外,亦邀得两位「老友记」分享长寿要诀。
啬色园董事会主席马泽华先生, MH, CStJ致辞时表示:「啬色园自1979年成立首间安老院,积极发展安老服务,一直坚守以人为本的态度,不时与专上学院合作,进行改善长者生活质素的研究,为长者福祉出一分力。本园期盼透过是次调研的发布会启发业界与社会大众提升安老服务质素,共同为长者构建健康快乐的社会氛围。」
啬色园黄大仙祠监院兼一百周年纪庆活动筹备专责委员会主席李耀辉(义觉)道长指出,调查显示大多受访者心理颇为快乐,但在支援网络方面,有一半受访者感到社会孤立。他表示:「所谓『道法自然』,生、老、病、死有其自然规律,但长寿与健康的关系确是密不可分。健康不只远离病痛,还包含精神和社会适应的元素,长者应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生活态度,例如多参与社区长者中心的活动,扩展他们社交支援圈子,有助正面发展社交能力,亦是长寿要诀之一。」
其後,发布会上播放早前进行研究时所摄录的影片,由一众参与调查的「老友记」分享健康生活模式的心得,如时刻保持心境开朗、持续运动、维持健康均衡饮食等。
紧接便由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兼老年护理研究中心副总监雷逸华博士分享调查结果。是次调查以问卷形式访问151位85岁或以上长者及从中拣选22位作个案访谈,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生理及心理状况,受访者超过半数年龄为90岁或以上。调查以全球定位系统(GPS)实时纪录长寿长者的活动空间,分析他们的活动范围,同时亦配以智能手带收集每位长寿长者的运动数据,从生理、心理、社会与居住环境及灵性各方面,剖析长寿要诀。
雷博士表示,是次研究受访者需连续七天在非惯用手上佩戴腕戴式活动记录仪以记录他们生活空间移动及运动量。他们发现受访者平均能持续38.35分钟的中等至剧烈体能活动,达到世界衞生组织所建议的至少每周完成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身体活动(即每星期大约五天30分钟体能活动),可见他们仍有持续运动习惯。但受访者超过八成时间仅於公寓大楼及其150米范围内活动,反映他们日常生活活动范围较小。但也有可能疫情期间「老友记」减少外出有关。
此外,在心理方面,受访者在各范畴的生活质量亦高於平均值,而且主观快乐感量表中亦显示受访者颇为快乐
调查结果显示,所有受访者均认为长寿必须维持身体功能正常健康运作,而当中大部分受访者均保持积极正面的生活态度,会到社区长者中心与其他人交流,亦会相约朋友见面、饮早茶。他们普遍会为获得外界的经济或生活支援而开心、满足。
最後,发布会邀得两名年过90岁的「老友记」分享长寿要诀。现年91岁的凤珍性格乐观,积极好学,逾七旬时才学习读书、唱歌,闲时更会做义工,「放松心情是最重要,凡事不能执着,嬲怒别人会伤肝。当然都要定时定量吃饭,不要偏食,每天运动,量力而为。」
至於96岁的仙姐同样性格乐观外向,以往经常参加中心活动,她直言「人开心,病痛都会少些,即使有些食物不适合吃,也可以浅嚐,而且可以动的时候就要动一下,否则会退化。」可见两位长者均认为放松心情,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活到老,活得好」。
调查结果已辑录为《啬色园百岁长寿长者健康指数调查报告书》,并将会邮寄至全港各安老服务单位,期望向长者及普罗大众宣扬并推广既自然又健康的长寿之道。
啬色园及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研究团队举办「百岁长寿长者健康指数调查」发布会。
啬色园马泽华主席期盼是次调研的发布会能启发业界与社会大众提升安老服务质素。
啬色园李耀辉监院认为长者应时刻保持积极乐观生活态度。
香港理工大学护理学院副教授兼老年护理研究中心副总监雷逸华博士分享「百岁长寿长者健康指数调查」结果。
91岁的凤珍於发布会上分享长寿要诀。
「百岁长寿长者健康指数调查」结果已辑录成书,将会邮寄至全港各安老服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