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事务

宣道弘法 广结善缘

机构及黄大仙祠

2019 年 3 月 03 日

趁墟@黄大仙·勿失「良」「机」


「趁墟@黄大仙·勿失『良』『机』」有机环保市集在黄大仙广场汇聚逾40个摊档。


由啬色园及渔农自然护理署合办的「趁墟@黄大仙·勿失『良』『机』」有机环保市集,於3月1日至3日完满举行,是次市集共超过40个摊档,并有3场绿色及健康讲座,以及多个环保工作坊,为坊众带来一个绿色周末。

「趁墟」为本园首次举办之有机环保市集,联同渔护署及一众协办机构的支持,包括黄大仙民政事务处、黄大仙区议会、东九龙居民委员会、蔬菜统营处、鱼类统营处、菜联社、香港浸会大学香港有机资源中心。是次市集旨在推广本地渔农业、有机耕作及环保理念,故采用零租金方式,汇聚逾40档本港从事农业活动、生产本地优质及有机农作物及副产品之人士及商户参与,参与摊位涉及领域广泛,包括:有机蔬果、优质渔农产品、艺术手作及绿色理念分享与展示等不同种类档位。「趁墟」摊档售卖多种新鲜有机蔬果,吸引街坊目光。


除新鲜蔬果外,「趁墟」亦有摊档出售本地鲜鱼。


市集在3月1日开锣,并於翌日迎来开幕典礼,当日承蒙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兼统营处处长梁肇辉博士, JP、黄大仙民政事务助理专员陈卓熙先生、黄大仙区议会主席李德康BBS, MH, JP、香港有机资源中心总监黄焕忠教授, MH, JP、东九龙居民委员会主席何汉文先生, MH, JP、本园主席马泽华先生, CStJ、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博士, MH担任主礼嘉宾。

渔农自然护理署署长兼统营处处长梁肇辉博士, JP (正中)、黄大仙民政事务助理专员陈卓熙先生(左二)、黄大仙区议会主席李德康BBS, MH, JP (右二)、香港有机资源中心总监黄焕忠教授, MH, JP (右一)、东九龙居民委员会主席何汉文先生, MH, JP (左一)、啬色园主席马泽华先生, CStJ (左三)、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博士, MH (右三)於「趁墟」开幕典礼主持启动仪式。
 

主礼嘉宾与啬色园董事、「趁墟」协办机构代表、及其他嘉宾一同合照,纪念「趁墟」顺利举行。

为期三日的「趁墟」还包括三场与环保、有机、养生、健康等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分别邀请渔农自然护理署农业主任王敏维女士於3月1日担任主讲,以「有机耕作知多啲」为题,介绍有机耕作的概念、原则及实践方法。而在3月2日,绿田园基金主席周兆祥博士向大家分享「怎样吃出更多健康、更多爱」,介绍有机耕种、素食、养生的最新趋势。而整个活动的压轴演讲的讲者为本园注册中医师李慧仪女士,讲题为「不时不食‧健康有益──四季饮食养生知多啲」,讲解时令当造食材如何配合气候及人体需要,以及如何与大自然建立可持续的和谐关系。

绿田园基金主席周兆祥博士在讲座分享有机耕种、素食、养生的最新趋势。


除此之外,「趁墟」每日亦有不同主题的环保工作坊,在导师讲解下,参加者亲手制作姜黄牙粉、天然蚊香、朱古力味润唇膏或润肤膏、天然环保手工皂,并从中了解本地有机环保的创新理念,最後将制成品带回家中,增添绿意。 环保工作坊的参加者用心聆听导师讲解,努力完成制成品。

「趁墟」现场的真实粟米田及怀旧农庄木头车均吸引大批坊众拍照留念,成为大受欢迎的「拍照区」。本园冀望让大众在闹市体验田园生活及认识本地农耕文化,了解本地农夫的艰辛及於都市中农业的存在价值。

怀旧农庄木头车放满蔬果,成为现场大受欢迎的「拍照区」。

啬色园以宗教为本,在创立98年以来一直谨守黄大仙师「普济劝善」的宝训,除推广道教文化之外,亦致力发展慈善事务,回馈社会。是次「趁墟」围绕有机及环保的主题与道家「道法自然」的理念不谋而合。本园期望「趁墟」只是一个起点,未来将继续在其他方面散播正能量予广大市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