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服務

育才興學 有教無類

消息

2022 年 8 月 05 日

美麗的警告 – 大規模珊瑚白化事件

(ESCO│2022年8月5日)本港天氣持續酷熱,市區溫度屢破新高,上水的氣溫更一度錄得接近攝氏39度。單是7月,香港就有24日熱夜,破了1884年以來的單月紀錄。酷熱天氣連帶海水溫度上升,海邊淺水的水溫亦超過攝氏32度。面對極端高溫,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可觀中心)發出警示,香港的珊瑚正出現一場重大的變化。

珊瑚是由多個珊瑚蟲單體組成的動物,本身是白色的,而珊瑚的顏色由共生的蟲黃藻決定。香港大部份的珊瑚都是深褐色的石珊瑚,下面分別有三類香港常見的石珊瑚,最左邊是牠們在正常健康的情況下,顏色都是較為深色。分別有濱珊瑚 (Porites sp.),角孔珊瑚 (Goniopora sp.) 和盾形陀螺珊瑚 (Duncanopsammia peltata)。當珊瑚生長環境改變如水溫上升或水質變差,生存壓力加大導致珊瑚蟲排出共生的蟲黃藻,令珊瑚的顏色變得不一樣。

20220805_1

20220805_2

20220805_3

究竟香港現在的情況如何?

香港現在跟澳洲大堡礁於2014-2017年一樣,發生大規模白化事件,當時紀錄片”Chasing Coral” 於當地亦拍下了超過七成面積的珊瑚出現白化。

今年六月中的時候,西貢橋咀島的珊瑚仍然與往常一樣,眾多的珊瑚魚穿梭於十字牡丹珊瑚  (Pavona decussata) 中。珊瑚的顏色呈偏墨綠色,而成長較慢像球狀的扁腦珊瑚 (Platygyra sp.) 則呈淡褐色。

20220805_4

20220805_5

過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可觀中心發現於橋咀島近岸的浮潛區(面積約2000平方米)有接近九成的珊瑚白化,情況極度嚴重!不論是較敏感的鹿角珊瑚 (Acropora sp.) 和陀螺珊瑚,或是數量最多的十字牡丹珊瑚,甚至是較能抵受環境變化的團狀珊瑚如濱珊瑚或扁腦珊瑚等,都無一不受影響。

20220805_6
蜂巢珊瑚(左)和濱珊瑚(右)都有不同程度白化

白化是否只在橋咀島的單一事件?

為了解答以上的問題,可觀中心的老師揀選了一個位於西貢,與橋咀島石珊瑚群落很相似的地點,進行短片拍攝和珊瑚記錄。這個地點較為偏僻,遊人或浮潛者遠比橋咀島少,所以十字牡丹珊瑚雖然與橋咀一樣生長在淺水地帶,但明顯沒有出現橋咀島珊瑚頂頭被踐踏死亡的情況。不知是否人為干擾的壓力較少,這裏的珊瑚白化情況沒有橋咀般嚴重,但仍然有約總面積一半的珊瑚出現白化,情況令人擔心。而另一樣與橋咀島不同的是,十字牡丹珊瑚不是白化最嚴重的珊瑚物種;最受影響的的反而是其他如扁腦珊瑚、鹿角珊瑚、角孔珊瑚和十分巨大的盾形陀螺珊瑚!

雖然這個地點的珊瑚白化情況暫時比橋咀島樂觀,但可能會隨時惡化:隨著海洋水溫繼續高企,往後的日子仍有機會出現更多更大面積的珊瑚白化甚至死亡。

20220805_7
橋咀島的十字牡丹珊瑚頂頭死亡後長出海藻,下方珊瑚仍然生長的部分有轉淡白化的趨勢。

我們有甚麼可以做呢?

有受過珊瑚礁普查訓練的潛水員,可以發揮公民科學力量,到香港不同的地點記錄珊瑚白化的程度,將相關的情況報告給漁護處或珊瑚礁普查基金(香港)。一般市民大眾在這個珊瑚白化的非常時期,應盡量避免到有珊瑚的地點浮潛或水上活動。如果無法避免,請使用物理方式防曬,例如穿著長䄂衣物,千萬不要使用太陽油!同時,浮潛時務必留意雙腳,不要踐踏脆弱的珊瑚。除此以外,我們到海邊浮潛或進行其他活動後,除了要帶走自己製造的垃圾外,也可再盡多一分力,帶走其他在海灘上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