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救疾扶伤 以助困厄

消息

2015 年 8 月 31 日

「卓越研究合作伙伴:香港大学与啬色园转化硏究合作计划」暨「学童声线问题普遍程度」研究结果发布会

小朋友声沙、声哑、失声以为好小事? 原来声线问题可以影响学童身心及学术发展,导致学童被外界作负面定型观念。 有见及此,啬色园早前正式与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科学部声线研究所签定「卓越研究合作伙伴:香港大学与啬色园转化硏究合作计划」(Strategic Research Partnership –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Sik Sik Yuen Translational Research Partnership in Voice and Speech Sciences),双方合力进行学童声线问题研究,把科研所得的结果转化并应用到教学、医学等前线工作,提升家长对学童声带健康及语言发展的关注。

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言语及听觉科学部声线研究所早前邀请就读一、三或五年级的学生参与,其中179名学童正式参与有关的研究计划。 由言语治疗师就每位学童的声线状况作出筛查评估,以其状况评为健康、轻度、中度及严重四个级别。 结果发现差不多半数(46%,82名)参与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声音沙唖,16%同学的声缐问题被评估为中度至严重程度。 该82名学童于八星期后再接受另一次声线筛查评估,发现过半数仍有着不同程度的声线沙唖,当中21.5%(17名)的学童仍持续有中度至严重程度的声音沙唖,需要接受转介并跟进。 整体而言,研究发现每10.4名学童中便有一位有持续性声线问题。

考虑到本港学童声线问题的普遍程度,本园自2012年与香港大学合作举办多个有关学童声线问题的科研项目,双方早前更签定「卓越研究合作伙伴:香港大学与啬色园转化硏究合作计划」,正式成为卓越研究合作伙伴。 合作为期5年,香港大学将为本园辖下小学的学生、老师、家长提供科研为本的发音及发声评估与治疗。 届时将从科硏项目收集之数据中,进一步了解引致学童患声线问题的因素,对香港华人社会学童的言语发展硏究项目作出贡献。



香港大学言语及听觉科学部声线研究所所长马佩雯副教授(图右)表示,学童的声线问题若没有得到适当治疗,或为学童的社交及身心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就读啬色园可铭学校的陈启聪同学(图中)被评定为轻度至中度声线问题,现正透过学习放松声线治疗改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