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事務

宣道弘法 廣結善緣

我國民間信仰是植根於中國古代正文化的哲理基礎,有其秩序和內在理性,並隨著時代的演變而發展出一套完備的組織和儀式。它包括原始宗教在內的民間傳承、人為宗教在民間的滲透、民間普遍的信俗等文化。

民間信仰以民眾為基礎,在一般社會活動及日常生活中展現,如在家中供奉神龕和祖先、隨著需要到各處廟宇燒香禮拜等等。其所崇拜之人物與對象範圍十分廣泛,包括自然現象、有功績的歷史人物及傳說中的神與仙等,並因應民眾的道德規範和對神鬼的忌諱而鮮明地建構出神明與妖魔鬼怪的二元對立層面。神與魔的對立形象更促使民眾對於民間信仰充滿迷思、幻想和吸引力。

追溯久遠的傳說、神話和歷史,如天后、車公和關帝和黃大仙等等,神明多是超凡入聖,象徵著力量和道德秩序。為此,民間信仰開展了各式各樣的宗教儀式,鼓勵人與神建立聯繫,以祈求神明的力量抗邪鬼祟或賜福。當中,民眾可以通過簡單的祈請、宗族傳承下來的祭祀方法等與神明溝通,但在一些特定的時間及空間則須由道、釋或儒的宗教人士參與支持。事實上,民眾熱衷崇拜神明並參與其宗教儀式,是希望解決生活上的問題及追來心靈上的輔助;因此,民間信仰除具有強大的實用性外,也必然地涉及超自然力量,令民眾趨之若鶩及信仰敬拜。

從意識形態上,民間信仰是非官方的文化;從文化形貌上,它著重實踐,並以地方的方言形式傳承;從社會力量上,它備受社會民眾支持並與民間生活密不可分的。

人們相信大自然一切事物:山獄河川、日月星辰等均具有靈氣,更有決定人類命運的特殊神袐力量,因而發展成為各種對自然的崇拜。

中國以農立國,四時耕作,日常生活在某程度上需要依靠曆法(農曆),當時人類沒有精確的曆法,但可以透過北斗七星來判斷季節,《鶡冠子·環流篇》[1]:「斗柄東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 …」說明能從北斗星斗柄的不同指向來判斷四季。《詩經》有云:「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即七月份的黃昏如看到「大火星[2](二十八星宿之心宿星)」向西南方落下時,就要準備冬衣了。

由於星體運行及星宿對人間影響甚大,古人更從天上星體的光暗強弱、升落軌跡等,聯想到人間的貧富貴賤,認為星辰的光暗、幻滅變化,跟人類的生老病死有關。從觀察夜空星辰改變,便可探知人生有不同對應。如彗星俗稱為「掃帚星」,它的出現,意味著不吉利,是有邪盜的災星,可預知吉凶禍福。

而由於認為星辰具有神秘力量,因此古人崇拜星光,更發展出祭祀星辰。北斗七星除可以辦別四季,還可以指示方向。因此,人類相信北斗是天地造化的樞紐,主宰人間四季變化的命運。由於北斗在天空中的獨特地位,逐漸衍生出了「魂歸斗極」的死後世界觀。有「南斗注生、北斗注死」說法,俗語有「天上一顆星,地上一個人」,即是地上每降生一個人,天上就多添一顆新星,每死去一個人,天空就有一顆星隕落,認為每顆星的誕生,註定人出生後的壽命。道經云「凡人受胎,皆從南斗過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3]換句話說,南斗是負責已死未生,北斗是負責已生未死。形成了南斗掌管了人的生死壽命、富貴貧賤,北斗可以長壽、延生的「南北斗星辰信仰文化」。

漢代的張道陵天師創立道教,以《北斗星君賜福真經》與《南斗星君延壽真經》為依據,推行拜斗的獨特科儀,也稱「朝真禮斗」。在道教歷代不斷傳承,今日嗇色園黄大仙祠所舉行之禮斗法會,主要為社會大眾祈福延壽,祈求平安、消災解難,發揚赤松黃大仙「普濟勸善」的寶訓,祈求香港祥和太平、吉順安康,社會互諒相容,共進和諧美好生活。

註:

[1] 鶡冠子生於戰國時期,終生不仕,以大隱著稱。應劭《風俗通義》佚文說:「鶡冠氏﹐楚賢人﹐以鶡為冠﹐因氏焉,鶡冠子著書與《漢書》相合」。

[2] 中國古代又稱大火,屬東方蒼龍七宿的心宿,用來確定季節

[3]《搜神記》中有記載有:「南斗注生,北斗注死。凡人受胎,皆從南斗過北斗,所有祈求,皆向北斗。」;由於北斗掌握人的死亡,所以道經一向都認為,信奉北斗的話,就可以得道成仙,更可以死籍上永久除名,所以在道教中有不少人拜奉北斗。

 

道教,是一個重視儀式的宗教,獨特而多元的儀式是道教的重要元素之一。道教科儀,就是符合道教教義思想的祭祀和崇拜儀式。因此,道教又稱這種儀式為「齋醮科儀」。

一、「科儀」釋義

「科儀」一詞中,「科」者可解為既定的程序。儀式進行時,各經師必須「照本宣科」,並依照一定程序敷演如儀;而「儀」則是既定的禮節、禮儀等,透過動作及法器意象等,呈現出朝拜者的恭敬心,及彰顯儀式的神聖性。儀式的過程中,道長及善信能夠在儀式中與神明溝通,從而得到身心淨化、心靈滿足、接受神明教化及反思。另外,學界一般認為「儀式」是信仰的載體(vehicle),包括儀式中的流程、服飾、動作、法器、誦讚等,極具象徵意義,亦豐富了信仰內涵,讓道長及善信從參與實踐中體會信仰之科儀文化。

二、「齋醮」含意

說起「齋醮」,道教儀式原分為「齋」和「醮」。古人認為「齋」是祭祀儀式前的潔淨、靜心的行為,形式表現有:沐浴、戒酒、戒葷、戒色等,後來引用了「心齋」觀念,務求於心靈上做到清心寡欲,超凡脫俗;「醮」則是一種敬神的祭祀和禮儀,古時道教又稱祈福禳災道場曰「醮」。及至晉代,著名天師道道長陸修靜修「九齋十二法」,整理和編訂各種齋醮之法,「齋」、「醮」二字開始合一使用。直到明代時,太祖皇帝頒行《大明玄教立成齋醮儀》,正式將「齋」「醮」並稱,後便有「齋醮科儀」的統稱。

三、科儀發展

道教科儀始於東漢時創教之主張道陵,其時已有「三官手書」上表儀式,為善信及病人懺悔祈福。當時在民間社區亦有醮典的習俗,定期淨化地方,為民眾祈福禳災。及至唐代,道教得到官方重視,經常給天子為國家舉行祭天儀式。明代時,《皇明恩命世錄》、《漢天師世家》等書更記載張天師共為國家進行84次齋醮儀式。可見,自古以來,道教的齋醮儀式對於個人、社會與國家均有重大影響。

四、嗇色園普宜壇科儀

本園科儀主要為普宜壇流傳至今的醮儀,監院李耀輝(義覺)亦有參考清代之《廣成儀制》及《道藏》內之科本而加以修訂。本園至今已舉辦多個大型科儀,包括:「大獻供」、「禮斗延生心經法會」等。舉如於2011年與香港道教聯合會合辦「啟建超度日本地震災難暨世界各地災民祈福陰陽兩利大法會」,為日本大地震災民祈福消災。由2012年開始,本園更不定時舉行「道家全真派皈依冠巾證盟科儀」,招募有意皈依的人士。於2013年,更獲茅山乾元觀邀請,為其「紫光壇」進行開光科儀,把本壇之科儀文化返傳回內地宮觀。

此外,本園亦有定期舉行禮懺科儀,包括:赤松黃大仙師寶懺、關聖帝君寶懺、太上碧落洞天慈航靈感度世寶懺及呂祖無極寶懺,每月舉行一次,邀請普羅善信一同參與,讓善信於壇外誦讚經文,從科儀中體會道教教理、教義等思想,領受神明教化。

 

「道教養生觀」是道家對於人的精神、生命、與自然的相互關係等等問題的探討、認識和實踐以追求達至長壽的最终目標。

自工業革命以後,科技突飛猛進,人類社會的物質生活水平在不斷提升。不過,在不斷優化生活的同時,也衍生很多環境問題。自然界的空氣、水質、海洋、土壤等的種種污染,加上溫室效應使氣候變易,造成了環境災難,包括產生超級颱風、連場暴雨、持續乾旱、炎熱高溫、重金屬微粒,沙塵暴、山洪、泥石流等。面對這些災難性後果,人類開始不斷反思,並於近代成立不同研究學系,希望可以從不同角度解決問題,如環境社會學、環境政治學、政治地理學等。

實際上,早在我國周朝,當時政府已頒佈專為保護生態環境之法令,例如《野禁》和《四時之禁》,不准違背季節的規律行事: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禁止胡亂去砍伐樹木、割草燒灰、捕捉鳥獸魚蝦等,並設了管理山林川澤的官員。

道教作為中國土生土長的宗教,著重人與自然的和諧關係,強調「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人為一」的精神,把人與自然看作一個整體,乃休戚相關與生命共存關係:春回大地、萬物生長之時,提倡人類不殺幼小及懷孕的動物;草苗方長不折,遵循生態規律,就能夠保持生態平衡。道教傳統上早已存在有「順應自然,環境保護」的意識。

道教經典《陰符經》提出「三盜既宜,三才既安」。「三才」,即天地、萬物和人;「三盜」,即三者之間互相協調補充,不過份剝奪,也持續的護育,生命才能得到延續。人類要有節制、和諧,才可與天地、萬物共存;並要順從「觀天之道,執天之行」的精神,不可胡亂破壞自然的法則。要保持生態自然平衡,就是要認識和掌握自然規律,才可達到「三盜既宜」。

另一方面,「慈、儉、讓」作為道教三寶:「慈者」,道教徒以慈愛之心對萬物,愛惜自然,不要以私欲去破壞自然;而對修道而言,當遵守「儉」,也就是今天我們説的節約精神,要節制自己欲望和野心;而當減少人與人之間競爭,不追求物欲上潮流,順應自然環境,與自然和平共存,即是「讓」。

今日人類為了欲望和生活需要,對自然環境過度索取、開發,已超越自然生態的負荷。老子提倡「見素抱樸,少私寡欲」,就是警惕我們,人類欲望如果不加限制,對自己的生活不知足,對自然環境無限破壞,最終傷害就是自己。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嗇色園黃大仙祠的孔道門掛有壇號及園名的門聯:「壇號普宜宜悟道,園名嗇色色皆空」。「嗇色」兩字就是包含道教「恬愉淡泊,滌除嗜欲」的義理。道教主張求道悟道、濟世度人,多做行善積德之事,而不是滿足所有物質慾望,放縱自己生活,做損人利己之事。道教最終極的關懷,應是追求自我覺悟的人生,最後與道合一、與天地造化同流的崇高理念;而慈悲為懷、利濟蒼生的環保精神,便是作為一個道教徒應視此信條為己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