嗇色園

普濟勸善 崇善惠民

機構及黃大仙祠

2018 年 6 月 21 日

嗇色園敦煌絲綢之旅文化與藝術交流團

        嗇色園一直以來都非常關注及重視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及歷史的傳承及傳揚,尤其是對世界級及國家級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研究,多年來進行廣泛的交流和學習借鑒。

         為讓本園道長更加深刻的了解中國流傳數千年文化藝術瑰寶的魅力,本園專門組織了「嗇色園絲綢之旅文化與藝術交流團」,由本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擔任團長,宗教事務委員會主席黃植煒先生擔任副團長(行動)以及邀請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藝術顧問駱慧瑛博士擔任副團長(行政),一行逾60人,於6月10日至19日一連10天,前往世界級文化遺產——敦煌莫高窟進行參觀及交流,希望通過對敦煌出土的經卷、壁畫以及其他文物的觀摩,深刻了解當中所蘊含的中國藝術、對外交通、西北歷史、宗教、天文以及文學,更好的理解敦煌文化所包含的道教、甚至是與佛教、伊斯蘭教有關的教義理念及其他文化特色。


本園團員在莫高窟九層塔前合照留念。


敦煌莫高窟石碑。

        此次敦煌文化與藝術之旅,本園團員在敦煌研究院研究者的帶領下,深入參觀莫高窟內的各個洞窟,甚至是鮮有開放予公眾的珍貴特窟,近距離的觀摩當中保存近兩千年的珍貴壁畫及雕像:莫高窟275窟中的交腳彌勒菩薩像,讓團員深刻的感受到早期敦煌石窟中所匯入的西域佛教藝術風格與元素;而第158窟的涅槃像,更讓團員震撼,作為中唐大型塑像的代表作,涅槃塑像身長15.8米,從不同角度觀賞,都能呈現出不同的形態,讓團員感受到「寂滅為樂」的涅槃境界。

莫高窟第158窟的涅槃像。

        旅途中,本園團員特意與位於敦煌莫高窟的敦煌研究院領導進行交流,並獲得敦煌研究院馬世林副書記、張先亮副院長、趙聲亮副院長等領導的親切接見,他們表示,非常感謝本園能夠一直以來都支持中國傳統文化藝術的傳承工作,尤其是對敦煌莫高窟保育工作的支持和支援。

敦煌研究院領導與本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及董事、顧問會面。
 

        在敦煌研究院各位領導的安排下,本院團員還有幸參觀了當地的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以及敦煌博物館,從另一層面了解敦煌莫高窟為何歷經數千年,依然能夠完好無損的展示在世人面前,無論是數千年前工匠的精雕細琢、巧妙取用天然染料的聰明才智,還是近代中國研究學者的不懈保育,都值得本園團員敬佩這種不斷傳承歷史文化以及孜孜不倦保護歷史文化的精神。

古人用天然岩石磨成粉,當做染料進行壁畫及雕像創作,色澤歷經千年而不掉色。


香港大學饒宗頤學術館藝術顧問駱慧瑛博士在敦煌石窟文物保護研究陳列中心向團員進行講解。

        在參觀完敦煌莫高窟之後,為了更加豐富此次文化與藝術交流之旅的得著,本園團員還專程前往嘉峪關以及位於地下古墓的魏晉壁畫墓進行參觀。嘉峪關作為明長城西端的第一重關,是古代「絲綢之路」的交通要道。本園團員身在其中感受大漠風情,感歎千年前的工匠,竟然能夠在大漠之中,將城墻建立得如此堅固,經千年而不倒;而位於嘉峪關市東北20公里處的魏晉壁畫墓,更被譽為「世界最大的地下畫廊」,本園團員首次親身進入位於地下的古墓當中參觀,發現原來千年前的人們在過世之後,依然會在古墓中留下描述日常生活的簡筆畫壁畫,感受到當時的人們對逝世後生活依然抱有美好的希望,生動描述富庶生活的形態,色澤歷經千年依然鮮明。

嘉峪關城樓。


魏晉古墓群。

        此次絲綢之旅文化與藝術交流團的另一個重點,就是前往蘭州拜訪蘭州白雲觀以及位於蘭州的敦煌研究院。6月15日,本園團員首先來到敦煌研究院進行參觀,並受到當地研究敦煌的元老級學者——馬德教授的接見,馬德教授對敦煌莫高窟的研究造詣頗深,深得學界敬仰,不僅帶領團員參觀當地的敦煌研究院,更加贈書題字,本院團員和馬德教授交流,獲益匪淺。

馬德教授(前排右三)與本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及董事、顧問合影留念。


馬德教授為送贈予本園的新書進行題字。


馬德教授所著新書《敦煌 古代工匠研究》。

 

本園團員前往蘭州敦煌研究院拜訪及參觀。

        在蘭州敦煌研究院的參觀,更讓本園團員開拓了視野,為了能更直觀的傳遞莫高窟的文化藝術,蘭州敦煌研究院特意運用的電子化及3D技術,將莫高窟的珍貴壁畫及雕像數碼化的呈現到世人面前,同時增加互動趣味遊戲,令普羅大眾更能深入了解,此方法亦非常值得借鏡。

本園道長在蘭州敦煌研究院內合影留念。

        當日下午,本院團員還在李耀輝監院的帶領下,前往蘭州白雲觀參訪,受到了當地甘肅省道教協會會長袁宗善道長、甘肅省道教協會副會長陳理複道長的親切接見。雙方在白雲觀中進行了深入的交流,並在袁宗善會長的帶領下進行了參觀,從山門到三清殿,本院團員認真聆聽有關白雲觀歷史以及每個大殿道教神靈的講解,本園李耀輝監院在了解蘭州白雲觀各位先賢大德們為祖師道場所做的巨大貢獻之後,非常讚歎,強調本園道長要學習這種修道精神,更好的建設香港的道觀,傳承道教精神。

        而袁宗善會長在會面中,也非常感謝香港各界人士對蘭州白雲觀發展上所提供的援助,強調白雲觀的發展和內地道教界的發展與香港道教界不可分離,希望雙方能夠繼續緊密合作交流,取長補短,共同發展道教事業。


本園團員參訪蘭州白雲觀。

        與此同時,本園團員還特地到訪了炳靈寺石窟以及同樣是世界級文化遺產的麥積山石窟。炳靈寺內高達27米的彌勒大佛像,依山雕鑿,向上仰望時,能夠感受到佛祖微微一笑;為了能夠開拓更大眼界,部分團員更登上了高約40米的第169窟,各位團員沿著又窄又陡的木梯向上攀爬,彎曲延伸直通崖頂,多個天然洞穴立刻展示在團員眼前,多個塑像和壁畫裸露在外,歷經歲月滄桑變遷。團員們對古時工匠如何能夠在沒有機械協助的情況下,在懸崖峭壁上修建石窟,深感佩服!

炳靈寺石窟。

 
炳靈寺石窟外景。

        同樣是世界級文化遺產的天水麥積山石窟,也讓團員一次過目睹鑿於峭壁山岩的數百個石窟,不僅欣賞到石窟雕像的不同形態,而且,更加感歎古時的工匠不僅能夠在峭壁上雕刻巨大的佛像,更加在雕像的隱秘位置,隱藏經卷等物品,為後人的研究留下更多具有價值的資料。

本園團員在麥積山石窟合影留念。

        此次敦煌文化與藝術交流團的最後一站,便是到訪中國第一座大型現代化的國家級博物館——陝西歷史博物館,本園團員通過參觀當中多達730,000餘件的歷史文物,了解中國文明的起源及發展,受益匪淺。

         此次嗇色園敦煌絲綢之旅文化與藝術交流團歷時10天,行程緊湊,雖然辛苦,但各團員著實經歷了一次中國傳統文化與藝術的洗禮,稍後,本園將會將各位團員的見聞以及珍貴相片,集結成書,向更多人傳遞歷經數千年依然屹立不倒的中國文化藝術瑰寶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