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務

文化承傳 非遺保育

道侶隨筆

2020 年 5 月 15 日

道教與養生

道教與養生
鄧鈺琳


     養生一詞,始見於《呂氏春秋.節喪》,早在上古時期人們已經了解並掌握了一定的養生知識與方法。從甲骨文字記錄,到春秋戰國諸子,如老子、莊子、子華子、孔子、荀子等等,均有論述養生内容;而《黄帝内經.上古天真論》是對先秦養生學說的高度概括,標誌著中醫養生學的初步形成。

     養生與道教關係密切,古代道教中人,尤其道門的醫師 (道教主張以醫術濟世) 的著作學說均有大量養生方法的闡述。道教的養生宗旨及其傳統意義是「崇尚自然,虚靜無為」,這是貫串整個道教養生之道;這與《黄帝内經》論述人命如何可以長壽亦有共通之意。《内經》云:「性淡虛無,真氣内守,病安從來。是以志閑而少慾,心安而不懼,形勞而不倦,氣從而順,各從其慾,皆得所願,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歲」。正闡釋了心與身的锻煉,在道教中亦可說成狹意的性與命同修。

    養生長壽乃人之所欲,但知易行難,養生不能竟日功成,必須持之以恒,没有決心,意志及毅力,鍛煉就會半途而廢。兹將道家養生的方法列於下以作參考。

(一) 修心
(1) 少思寡欲:《黄帝内經》云:「攝生之旨,重視養性,主張抑情節慾。道醫陶弘景强調,十二少,少思,少念,少慾,少事,少語,少笑,少愁,少喜,少怒,少好,少樂及少惡為養生之要。另一位道醫「藥王」孫思邈亦提出:「淡然無為,神氣自滿,以此為不死之藥。」均是認為養生必須清心寡慾。

(2) 守一:道教提倡一者是道也,通過冥想,守持人之精,氣,神,使之不内耗,不外逸,長期充盈體内,與形體相抱而為一。以為修習此術,可以延年益壽。

(3) 内丹術:乃道門之氣功,道家認為通過静坐運氣引出腎海中所藏元陽真氣,然後法天地升降之理,令精氣沿任、督二脈運轉於下、中、上丹田,以致陰陽和合,五氣朝元,三華 (元精,元氣,元神) 聚頂。最終返歸虛無,達致陰平陽秘,精神乃治,延年益壽。現代的静氣功鍛煉方法與其相似,練功者的心理活動和意識控制,起著主導作用;而氣功很强調調心,調息,調身相輔相成。練功者情緒穩定,注意力集中,心身放鬆,使大腦休息,體内各個器官,各個功能組織調養生息,身體的免疫功能自然增强。

(二) 鍛身
導引術:動氣功是一項以肢體運動為主,配合呼吸吐納的養生方式。導引最初見於《莊子.刻意》:「吹眴呼吸,吐故納新,熊經鳥伸,為壽而已矣」。導引神氣,以養形魂,延年之道,駐形之術。導引包括點穴術,叩齒法,鼓潄咽津法,鳴天鼓,乾梳頭,乾洗臉,揉耳運目,擦腳心,兜外腎,自發動,周身拍打等等,常與服氣,存思配合,組成系列功法。現代導引術以運動鍛煉身體達致强身健體為目的,如「以意導氣,以氣運身」的太極拳、鍛煉五臟六腑的八段錦、鍛煉四肢頭身筋骨的華佗五禽戲等。此外,由印度傳入的瑜伽術,現已成為現今人們熱門追求健康的肢體運動,當中亦是動作配合呼吸的養生之道。

(三) 飲食養生
(1)  飲食宜忌:道醫孫思邈重視食宜食養,明確指出「安身之本,必資於食,不知食宜
者,不足以存生」。《内經·藏氣法時論》「毒藥攻邪,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

(2) 飲食清淡:合理搭配食物,勿偏食五味。「五味不欲偏多,故酸多則傷脾,苦多則傷肺,辛多則傷肝,鹹多則傷心,甘多則傷腎,此五味克五臟,五行自然之理也。」

(3) 少食多餐:「食欲數而少,不欲頓而多」。若飲食不節,暴飲暴食,不但無益於養生,反而損害身體。

(4) 食物治療:「食能排邪而安臟腑,悦神爽志,以資血氣」。

(四) 藥餌養生
藥餌是由滋補健體,抗衰防老的中藥製成,以治療疾病,增强體質,延年益壽,是養生的重要措施。

(五) 四時養生
順應四時,生活有序。當冬不欲極温,夏不欲窮涼,春凍未泮,衣欲上厚下薄,冬時天地氣閉,血氣伏藏,人不可作勞出汗,發泄陽氣,有損於人也。注重四時飲食亦為養生之道,「春夏養陽,秋冬養陰」,都是人體順應天氣變化而調節飲食之法,使陰陽平衡,陰陽平則人心身健康長壽。

    以上幾點養生之道,均是數千年來通過實踐而證實有效的簡單而能實行的方法,通過持之以恆的鍛煉,人生百歲有何難哉?

2019年9月28日讀書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