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月老殿3月17日起暫停開放以進行新月老殿建設工程
嗇色園黃大仙祠於2011年設立「月老及佳偶天成神像」,以祈求月老庇佑善信,天賜良緣,俾令衆緣美滿。多年來深受各方善信熱烈歡迎,包括本地及國內,以至海內外善信。隨著多年使用,殿內設備逐漸老化,應各方善信所求,本園決定於鳳鳴樓廣場的月老殿原址上重建新殿,期望未來給予善信更好的參神環境及體驗。工程將會由3月17日起展開,並預計於2025年10月中旬竣工。

在工程期間,月老殿將由3月17日(星期一)起暫停開放參拜,直至新建月老殿竣工。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敬請密切期待新月老殿落成及黃大仙祠的各項最新活動。

文化事務

文化承傳 非遺保育

道侶隨筆

2020 年 5 月 14 日

玉皇登殿
玉皇登殿 
陳廣洪 


       根據香港「八和會館」資料庫所載,戲班在特定的節慶、場合,慣例公演特定劇目,作為正場演出前的頭場,稱之為「例戲」。而「八和會館」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以《玉皇登殿》作爲傳統戲曲文化演出,便是一齣幾乎失傳的古老傳統「例戲」劇目。話說六十年代,《玉皇登殿》由八和會館主席關德興倡議復修、保留。是次演出採用了傳統古舞台的做法,將復刻本劇目,再展現於廣大的觀眾眼前。

       歷史上有所謂的昆陽大戰,是漢室中興的轉捩點,劉秀以少勝多,兵敗王莽大軍。傳說戰時有隕石、大風、暴雨、雷電、山洪等相隨,如有神助。另有民間傳說,王莽篡漢時,有一股黑氣沖天。玉皇上帝在太上彌羅天宮,立即召集群仙;並下旨派紫微星君下凡轉世,化身為漢光武帝劉秀;再派天上二十八星宿轉世為將,協助漢室重奪天下,稱為「雲台二十八將」。

    《玉皇登殿》戲碼是玉皇上帝親自登殿點將,有八大天將、電公電母、風伯雨師、四電旗、天罡地剎星、左右天蓬元帥、四天監、日月二神、羅睺計都二星、桃花女……等,出場人物眾多,不帶唱唸,而是用鑼鼓點擊,純粹動作、展示不同做手和功架;加上老太監插科打諢,氣氛熱鬧非常,陣容非一般戲班可比。

       此劇規模過於龐大,不能作常規演出,如非有重大節慶、事故,天災、瘟疫等,都不會隨便動員上演。節錄場刊所載,此劇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傳統天道觀,天上的「有情世」眷顧凡人生靈;凡間每遇災禍,必會盡力打救。
 
      道經云:「大道慈悲,萬化樂雍熙」。祈求上天愛民,使國家富裕強盛,百姓都得到暖衣飽食,安享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