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務

文化承傳 非遺保育

監院隨筆

2021 年 9 月 15 日

園繫香江.監院隨筆 (八十八) ——花燈光耀百載仙祠

    為進一步提高本園黃大仙祠的道教文化氣息,並向普羅大眾推廣道教文化,本園文化委員於2020年1月15日開始,在《東周刊》開設欄目《園繋香江》系列,首階段訂為《園繋香江 · 監院隨筆》,邀得本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分享有關道教文化文章。

    第八十八輯已刊載於《東周刊》第942期,9月15日出版,相關之文章主題為〈花燈光耀百載仙祠〉,歡迎大家閱讀。

C942_ADC V2

  花燈,又稱燈彩、燈籠,是我國漢族傳統的民俗工藝,而且與傳統之元宵節賞燈及中秋綵燈會等民間習俗有密切關連。宋代詞人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有一名句:「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便是形容花燈好像花兒掛滿千枝萬樹,煙火像是被吹落的萬點流星,畫面繽紛奪目。古時候,女子不可隨意夜行,唯獨花燈晚會,可化妝打扮出遊,故曰:「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便是發生在燈會裡的浪漫故事。

    傳統的花燈製作工序十分之繁複,主要包括開蔑(用刀將竹篾削成所需的尺寸)、紥作外殼(用竹篾紥成花燈的骨架結構)、紥紗紙(在竹篾之間的接合點紮上紗紙,並掃上漿糊黏緊)、捫布(在紮成的組件上「捫」貼絹布)、製作裝飾、裝嵌等工序。現代的花燈除了用竹篾為材料外,亦會用木條或鐵絲等製作。此外,以往的宮燈多配以燈畫、題字,燈身亦多畫有山水、花草、仙女等圖案。如果是中秋節的花燈,更多刻上中秋詩句,可增加節日及文化氣氛;現時「傳統花燈紮作技藝」已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記得本園曾於過往之「嗇色園七十周年紀慶園遊晚會」,當年黃大仙祠「從心苑」內佈置了不同的特色宮燈、蓮花及八仙造型的花燈,將整個園林照亮起來,光耀閃亮。二零零六年適逢本園八十五周年紀慶,我們亦再舉辦「燈月爭輝耀仙祠」大型賞燈會;到了二零一零年及二零一一年,又分別舉辦「燈月爭輝黃大仙」及「『嗇色』彩燈慶團『園』」等綵燈活動。相隔十年,我們再一次籌備更大型的「嗇色園黃大仙祠百周年紀慶花燈廟會」,由本年九月十八日至二十四日將在本園內舉辦一連七天之花燈活動(由早上開放至晚上九時)。善信可以免費入場觀賞!今次的花燈種類更多元化,包括:巨型黃大仙師造型的花燈、眾神賀壽燈、雙龍戲珠彩燈、十二生肖燈、心型山羊花車燈等,喜歡拍照夜景的人士萬勿錯過!我們亦於九月期間舉辦「嗇色園一百周年紀慶攝影比賽」,分設「日景」及「夜景」兩個主題,歡迎大家踴躍參與。

    今年本園的花燈廟會結合了中秋花燈晚會和「嘉年華」式的廟會,包括:大型花燈及猜燈謎活動、「潮拜大仙祠.香港百年微縮模型展」、糅合傳統與現代技藝的文娛表演及攤位遊戲,以及天文觀星賞月及環保工作坊等,藉此與大眾分享本園創立一百周年的喜悅,同賀黃大仙師寶誕以及宣揚本地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此外,現時疫情期間,本園的花燈廟會將依足防疫安排進行,而善信及遊人有機會在戶外夜賞花燈,將可放鬆心情,細意玩味!

    現時本園亦特別製作一個一百周年紀慶網站,內裡列出全年慶祝活動一覽表、活動回顧及花絮、黃大仙信俗簡介、歷史發展里程碑、電台節目及電視特輯重溫等;而花燈廟會亦有專頁介紹,稍後更增設小遊戲及燈謎競猜等,歡迎大家登入網頁:https://www.siksikyuen100.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