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年 8 月 05 日
(ESCO│2022年8月5日)本港天气持续酷热,市区温度屡破新高,上水的气温更一度录得接近摄氏39度。单是7月,香港就有24日热夜,破了1884年以来的单月纪录。酷热天气连带海水温度上升,海边浅水的水温亦超过摄氏32度。面对极端高温,啬色园主办可观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馆(可观中心)发出警示,香港的珊瑚正出现一场重大的变化。
珊瑚是由多个珊瑚虫单体组成的动物,本身是白色的,而珊瑚的颜色由共生的虫黄藻决定。香港大部份的珊瑚都是深褐色的石珊瑚,下面分别有三类香港常见的石珊瑚,最左边是牠们在正常健康的情况下,颜色都是较为深色。分别有滨珊瑚 (Porites sp.),角孔珊瑚 (Goniopora sp.) 和盾形陀螺珊瑚 (Duncanopsammia peltata)。当珊瑚生长环境改变如水温上升或水质变差,生存压力加大导致珊瑚虫排出共生的虫黄藻,令珊瑚的颜色变得不一样。
究竟香港现在的情况如何?
香港现在跟澳洲大堡礁於2014-2017年一样,发生大规模白化事件,当时纪录片”Chasing Coral” 於当地亦拍下了超过七成面积的珊瑚出现白化。
今年六月中的时候,西贡桥咀岛的珊瑚仍然与往常一样,众多的珊瑚鱼穿梭於十字牡丹珊瑚 (Pavona decussata) 中。珊瑚的颜色呈偏墨绿色,而成长较慢像球状的扁脑珊瑚 (Platygyra sp.) 则呈淡褐色。
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可观中心发现於桥咀岛近岸的浮潜区(面积约2000平方米)有接近九成的珊瑚白化,情况极度严重!不论是较敏感的鹿角珊瑚 (Acropora sp.) 和陀螺珊瑚,或是数量最多的十字牡丹珊瑚,甚至是较能抵受环境变化的团状珊瑚如滨珊瑚或扁脑珊瑚等,都无一不受影响。
蜂巢珊瑚(左)和滨珊瑚(右)都有不同程度白化
白化是否只在桥咀岛的单一事件?
为了解答以上的问题,可观中心的老师拣选了一个位於西贡,与桥咀岛石珊瑚群落很相似的地点,进行短片拍摄和珊瑚记录。这个地点较为偏僻,游人或浮潜者远比桥咀岛少,所以十字牡丹珊瑚虽然与桥咀一样生长在浅水地带,但明显没有出现桥咀岛珊瑚顶头被践踏死亡的情况。不知是否人为干扰的压力较少,这里的珊瑚白化情况没有桥咀般严重,但仍然有约总面积一半的珊瑚出现白化,情况令人担心。而另一样与桥咀岛不同的是,十字牡丹珊瑚不是白化最严重的珊瑚物种;最受影响的的反而是其他如扁脑珊瑚、鹿角珊瑚、角孔珊瑚和十分巨大的盾形陀螺珊瑚!
虽然这个地点的珊瑚白化情况暂时比桥咀岛乐观,但可能会随时恶化:随着海洋水温继续高企,往後的日子仍有机会出现更多更大面积的珊瑚白化甚至死亡。
桥咀岛的十字牡丹珊瑚顶头死亡後长出海藻,下方珊瑚仍然生长的部分有转淡白化的趋势。
我们有甚麽可以做呢?
有受过珊瑚礁普查训练的潜水员,可以发挥公民科学力量,到香港不同的地点记录珊瑚白化的程度,将相关的情况报告给渔护处或珊瑚礁普查基金(香港)。一般市民大众在这个珊瑚白化的非常时期,应尽量避免到有珊瑚的地点浮潜或水上活动。如果无法避免,请使用物理方式防晒,例如穿着长䄂衣物,千万不要使用太阳油!同时,浮潜时务必留意双脚,不要践踏脆弱的珊瑚。除此以外,我们到海边浮潜或进行其他活动後,除了要带走自己制造的垃圾外,也可再尽多一分力,带走其他在海滩上的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