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事務

宣道弘法 廣結善緣

名家分享

2021 年 3 月 12 日

中國文化略說

鄧立光博士


文化發展  因革損益

        孔子說:「周監於二代,郁郁乎文哉,吾從周。」(《論語‧八佾》)孔子的文化思想具有動態發展的一面,周代的禮樂是從夏殷二代因革損益而來,而文化內涵更為豐富,就是説周文化對人生各方面都照顧得更好,所以孔子選擇了周文化作為華夏文明的最佳代表。有關因革損益的問題,孔子看得很準。一次子張問一個時代的文化制度經過了十世的長時間是否還可以知道呢?孔子回答説:「殷因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其或繼周者,雖百世可知也。」(《論語‧為政》)

      孔子說文化制度有因革,一方面就其延續性而言,另一方面就其因應時代的需要而言。文化是在不斷變化發展中形成的,不會平地起土堆,一下子變出來。所以用夏商周三代的禮制變革,便可知道所損所益的所在了。文化發展以往是這樣的情形,今後都會是這樣的情況。具體制度儀文經過長時間的因革損益,可能面目全非。孔子説的可以知道,是就原則上而言,代有因革,總有軌跡可尋。百世可知的深義就文化精神而言。

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內涵
      文化護持一民族成長,文化內涵是一民族在生存奮鬥中累積下來的生活指導原則。由反省這文化而煥發出來的精神,即體現了這民族的獨特文化心靈,而這正是民族生存發展的關鍵所在。

     中國傳統文化是以儒道為本,加入佛教以後,儒釋道便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三大支柱。中國傳統文化是以成就德性為核心,屬道德文化,孔子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孔子晚年從心所欲不踰矩,就表現了道德禮義的文化精神。傳統文化所重視於人者,是培養高尚的品格,强調忠孝節義,深明人禽之辨以自別於禽獸。孔子所憂慮的,是「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論語‧述而》)這些任性,因其最終導致傷風敗俗。成德必先要求自己,曾子所謂吾日三省吾身,《大學》《中庸》皆言「慎獨」,都是反省工夫。因此中華文化精神對人的要求是盡其在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與西方資本主義之崇尚個人權益完全不同。

       中國傳統文化既然三教(三家)合一,因此傳統文化是以大中至正的儒家思想作為入世的準則,以道、佛二教為輔翼,由此上達,以徹悟宇宙人生的真諦,把握住宇宙人生的根本大源,物我一體,保合太和,《中庸》所云:「萬物並育而不相害,道並行而不相 悖。小德川流,大德敦化」,其精神就是「和而不同」,這是和諧思想的最高體現。

       我們的文化傳統,體現為五倫八德的倫理與道德精神,而其表現,對人是仁民愛物,對己是修己立誠。儒釋道三家的義理是我們傳統文化的核心,此不但對人的精神面貌發生作用,而且我們民族的共同信念與氣節如奮發進取、重禮知義、敬天法祖、崇德報功,都由這裡產生。這樣的民族,在社會內部必然敬老尊賢,長幼有序,重真才實學;對外則仁民愛物,和平理性,與人同樂。儒釋道三家的精神價值所形成的中華文化精神,是人類獲得安身立命的重要憑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