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事務

宣道弘法 廣結善緣

機構及黃大仙祠

2019 年 4 月 04 日

探求道源、道醫文化——嗇色園四川道教文化交流團
      巴蜀,與齊魯、三晉為中國上古三大文化體系;而道教的主要源頭萌生於巴蜀文化地區。此外,古蜀仙道文化亦是道教的主要來源,其時代可追溯到 3200年前相當於殷墟中晚期的三星堆青銅文明時期。為了解道教文化發源地,及探討道教醫學養生文化,本園文化委員會和宗教事務委員會籌組「四川道教文化交流團」,於2019年3月28日至31日前往四川成都考察。

一、巴蜀文明之源——三星堆
     「三星堆」是指三個起伏相連的三個黃土堆,現時博物館地處四川省廣漢市城西鴨子河畔,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本團第一天便到了三星堆博物館,欣賞了館內收藏的三星堆傳統祭祀禮器,包括玉璋、玉璧、玉瑗、玉環、玉琮、玉圭等;亦了解到「人神相通」的神樹,乃神、樹之結合,有通神、通天之用。此外,館內亦收藏了不少祭神面具、青銅巫師像、太陽輪、青銅龍蛇等宗教器物,可窺探上古巴蜀國的祭祀及仙道文化。


團員在三星堆博物館前合照


三星堆內最大的玉璋


搖錢神樹


青銅太陽輪


二、四川兩大全真龍門道觀——雲台觀及青羊宮
      第二天及第三天早上,本團分別到訪了三台縣雲台觀及成都市青羊宮。雲台觀始建於南宋,現在仍保存了大量明清古建築,包括玄天宮、三皇觀、降魔殿、藏經閣、梓潼殿、茅庵殿等,從山門至玄天宮綿延兩里,住持傅圓法道長為各團員逐一細解。主要建築玄天宮供奉玄天上帝、純陽祖師及長春祖師,斗拱木樑全施彩繪,至今色彩鮮豔。殿頂黃綠二色琉璃瓦覆蓋,組成三塊菱形圖案,莊嚴而雅致。另一方面,青羊宮則是巴蜀最古老的道教宮觀,住持張至波道長帶領團員參拜各殿,並講解了觀內太極八卦圖、老君八十一化之建築文化。觀內亦刻有大量的神仙壁畫和對聯,文化氣息濃厚;更設有老莊書院、青羊琴館、陶笛俱樂部,定期舉辦道家文化課堂、抄經班、武當松溪太極拳班、古琴及各種樂器等文化科目,推廣中華及道教文化。


雲台觀玄天宮的彩繪斗拱木樑,古樸典雅。


雲台觀住持傅圓法道長 (中間穿道服) 與團員在雲台觀迎仙橋前合照。


青羊宮主持張至波道長為各團員講座觀內對聯內涵。


青羊宮內的王母賀壽壁畫


三、道教學術研究重點基地——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
       本團於第三天下午前往拜訪川大的「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該所由道教學泰斗卿希泰教授創立,現任所長為蓋建民教授。蓋所長和川大老子研究院院長詹石窗教授首先在中華文化研究院與大家進行文化交流,詹教授闡述了《中華續道藏》的重大規劃和「國際道學人才培訓計劃」;然後蓋所長為大家主講了「道教醫學的形成、發展及其現代性思考」課題。本園文化委員會因應課題提出了道醫與現代「綠色自然」配合發展的問題,並就「道醫」與「中醫」的概念、全真道創派與道醫關係等問題向蓋所長請教,蓋教授均用心逐一回應。之後,大家又參觀了「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及工作室,了解研究所的日常運作。


所長蓋建民教授與眾師生、本園團員在中華文化研究院前合照。


蓋建民教授主講「道教醫學的形成、發展及其現代性思考」。


前副所長張欽教授演練養生太極拳。


詹石窗教授帶領大家參觀「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辦公室。


    今次文化交流團的成果豐碩,本團領隊盧燊河副主席亦代表本園董事會誠邀雲台觀、青羊宮及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的領導,於2021年來港參與本園一百周年的慶典,共同見證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