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月老殿3月17日起暫停開放以進行新月老殿建設工程
嗇色園黃大仙祠於2011年設立「月老及佳偶天成神像」,以祈求月老庇佑善信,天賜良緣,俾令衆緣美滿。多年來深受各方善信熱烈歡迎,包括本地及國內,以至海內外善信。隨著多年使用,殿內設備逐漸老化,應各方善信所求,本園決定於鳳鳴樓廣場的月老殿原址上重建新殿,期望未來給予善信更好的參神環境及體驗。工程將會由3月17日起展開,並預計於2025年10月中旬竣工。

在工程期間,月老殿將由3月17日(星期一)起暫停開放參拜,直至新建月老殿竣工。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敬請密切期待新月老殿落成及黃大仙祠的各項最新活動。

嗇色園

普濟勸善 崇善惠民

機構及黃大仙祠

2018 年 11 月 24 日

以星空作媒介 認識北海道原住民愛努族的星座
(ESCO│2018年11月17日)世界各地不同種族地域都有屬於自身的天文傳統,各地的天文愛好者亦會想盡辦法予以維繫及保存;然而,少數民族因為種種原因,卻一直面對難以保育其星空文化的問題。嗇色園主辦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特別邀請了日本的愛努族星座研究家山內銘宮子女士到訪,並舉辦「從星空學文化-北海道愛努族的星座」工作坊,讓香港天文愛好者認識北海道原住民的星座及宇宙觀,交流並學習身處嚴寒氣候的先民的獨特文化及風俗。

愛努族(アイヌ)或稱愛奴族、阿伊努族,是以北海道及庫頁島一帶為根據地的原住民族。在北方大地的澄澈空氣下,愛努人把夜空的繁星組合為各個愛努族星座,在電燈尚未普及的年代,指引著愛努人的生活作息。由於愛努人缺乏書寫文字,所有文化傳統只可依靠口耳相傳,因此留存下來的記錄十分有限 有關愛努族的天文活動即使在日本也不多,在香港更是多年來首次。為此,是次工作坊吸引了不少天文同好參加;工作坊後,各參加者積極與講者交流,在同一片星空下,語言障礙已經不再是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