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年 5 月 06 日
古琴藝術(斲琴技藝)於2014年與「黃大仙信俗」同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2018年國家文化和旅遊部公佈「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傳承人」,香港古琴藝術傳人蔡昌壽先生成為本港第三名「非遺」傳承人。上年12月,本園文化委員會前往「蔡福記」樂廠拜訪了蔡師傅本人,一竅斲琴之門技。稍後,文化委員會得到蔡昌壽斲琴學會邀請,出席5月4日在「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舉行的「蔡昌壽師傅送給廿二世紀斲琴人的六十課」首映禮。委員代表與新成立的「善道琴社」眾成員一同出席,從影片中了解斲琴中「尋、斲、挖、鑲、合、灰、磨、漆、絃」九個步驟,而蔡師傅在傳授技藝時完全沒有保留,與學生的關係亦師亦友。片段中最令人難忘是,若琴者認為完成新琴的音聲仍未合心,便會「破」開重新再做,足見斲琴技藝之一絲不苟。
首映禮上,蔡昌壽師傅 (中) 、蔡師母 (右四) 與本園文化委員會成員及「善道琴社」眾成員一同在首映禮上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