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 年 12 月 10 日
道教教義講求「貴生」及「養生」,而養生又包括運動、作息、情志等方面;更有一項非常重要的,就是飲食方面的養生,中醫稱作「食療養生」或「藥食養生」。本園文化委員會和宗教委員會今次特別邀請了中文大學中醫學院陳詩雅博士於2018年12月9日蒞臨本園,主講「體質與養生食療」,與大眾分享不同體質的養生食療方法。
講座開始前,本園監院特別指出了「禍從口入」的毛病,修身除了要慎言,也要慎飲食。現代人飲食及作息不定時,今次講座正好指引一個健康的食療方法。隨後講座開始,陳博士指出養生的三個層次:減少疾病、增進健康、延年益壽;而養生並非一時之間的事,而必須持恆及堅持!養生的方法亦非一成不變,必須根據「三因制宜」的原則: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根據季節、地域及人體的體質、性別、年齡等不同而制定適宜的養生方法。
關於個人體質的分別,陳博士引用了北京中醫藥大學王琦教授提出的「九型特質」:平和質、氣虛質、陽虛質、陽虛質、血瘀質、氣鬱質、濕熱質、痰濕質、特稟質;並指出各特質的形體特徵、常見表現、心理特徵、發病傾向等。陳博士又針對各種體質,舉出不同的調養方式、運動建議和食療食譜。最後,陳博士強調食療除了要有功效,更需有合適的味道,這樣大家才會堅持食用!到了發問時間,聽眾提問了很多關於食材問題,及針對各種疾病的食療方法,惟因每人體質不同,建議需個別向醫師請教。當然,最穩妥的養生飲食,必須清淡而平衡、多菜少肉的原則為宜。
陳詩雅博士與聽眾分享「九型體質」與養生食療的關係。
本園董事、文化委員會成員、全場聽眾與講者陳詩雅合照。
本園監院 (右三) 與眾董事頒贈紀念品給陳詩雅博士 (左三)。
本園監院致歡迎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