啬色园

普济劝善 崇善惠民

机构及黄大仙祠

2024 年 4 月 27 日

啬色园与香港大学声线研究所合办「世界声线日2024」

啬色园与香港大学声线研究所合办世界声线日2024
主题声伙相传乐融融

沟通,离不开「文字」和「声音」。生活中大部份的沟通,都以「说话」为主,因此声线质素对沟通十分重要,将维护声线健康的讯息在香港社区不同层面加以推广传播,鼓励大众多留意自己的声线状况啬色园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声线硏究所於2024427日在啬色园黄大仙祠凤鸣楼礼堂举行声伙相传乐融融」—世界声线日 2024 活动更邀请到香港大学校长办公室资深顾问﹑基层医疗教研中心总监及教授陈肇始教授担任主礼嘉宾共同推广健康声线的讯息

啬色园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自2015年签定「转化硏究合作计划」,成为卓越研究合作夥伴。多年来,双方合力进行多个有关声线问题的科研和教育项目,致力推广大衆对声线健康的认知及了解。

声伙相传乐融融
普遍人以为声线问题多发生於学童或经常需要用声的人士身上,其实声线问题在长者群组也非常普遍。长者的喉咙结构和发声系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老化,常见的情况有因声带肌肉萎缩而令声带在发声时不能完全闭合,导致有漏气声及讲説话「唔够气」的情况。香港大学声线研究所的团队於2019年访问了101名来自长者社区中心65 岁或以上的长者,发现超过四分之一的受访长者认为自己有声线问题,并且影响其生活质素,可见长者声线问题值得关注。

有见及此,啬色园与香港大学声线研究所去年推出「声伙相传·跨代共融」计划,成功以「声线护理」为计划核心,举办不同类型的活动,让长者们、年青人和儿童一同参与,成为护声伙伴。今年世界声线日延续「声伙相传」的理念,以「声伙相传乐融融」为主题,加入音乐元素,令护理声线变得更有趣味。计划藉着跨代互动,加深对各年龄层护声需要的了解,拉近隔代之间的距离,达至凝聚社区力量和打造健康声线的社区 (Green Voice Community)的愿景。

简易护声练习
要发出不同高低音,我们需要靠喉部肌肉灵活的协调令一对声带拉长缩短。透过简易而有系统的护声练习,例如发出元音 (如:呀、衣、噢),慢慢由低音往高音唱、再由高音慢慢往低音唱及在不同音阶 (do-re-mi-fa-so) 发长的元音等,能强化声带和喉部肌肉及协调。建议每天找三个时段练习,每个时段练习10次,持之以恒,效果更为显着。

健康耆声声带剧场教育短片
为了让大众了解声线健康的重要性,啬色园与声线研究所邀请了长者和同学,制作了一系列有关健康声线的教育短片:《健康耆声》和《声带剧场》,并上载於YouTube频道内 (youtube.com/@hkuvoicelab),希望提高大众对声线健康重要性的关注,并从中学会保护声线的方法及知识,将健康之声的概念一步一步带入社区,令健康之声的讯息在社会传扬,让大衆明白健康之声的重要。

有关世界声线日
「世界声线日」起源於巴西,最初由耳鼻喉科医生、言语治疗师及声乐专家於1999年的一个会议上建议将四月十六日定为「巴西声线日」。其後,美国耳鼻喉科医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Otolaryngology – Head and Neck Surgery)於2002年举办第一届庆祝活动,并将活动正式命名为「世界声线日」(World Voice Day), 自此之後的每年四月十六日,世界各地的专业人士都会藉此机会提升男女老幼对声线健康的认知,鼓励社会大众多了解及爱护自己的声线,以及为改善声线作出行动。啬色园与香港大学教育学院声线硏究所自2016年合办「世界声线日」,共同推广健康声线的讯息。想知道更多有关的资料,请浏览「世界声线日」官方网站:
https://worldvoiceda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