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月老殿3月17日起暫停開放以進行新月老殿建設工程
嗇色園黃大仙祠於2011年設立「月老及佳偶天成神像」,以祈求月老庇佑善信,天賜良緣,俾令衆緣美滿。多年來深受各方善信熱烈歡迎,包括本地及國內,以至海內外善信。隨著多年使用,殿內設備逐漸老化,應各方善信所求,本園決定於鳳鳴樓廣場的月老殿原址上重建新殿,期望未來給予善信更好的參神環境及體驗。工程將會由3月17日起展開,並預計於2025年10月中旬竣工。

在工程期間,月老殿將由3月17日(星期一)起暫停開放參拜,直至新建月老殿竣工。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敬請密切期待新月老殿落成及黃大仙祠的各項最新活動。

宗教事務

宣道弘法 廣結善緣

機構及黃大仙祠

2018 年 9 月 23 日

嗇色園生物科技流動實驗室計劃成立十周年紀念
教育需要追隨社會的步伐發展,本園教育委員會本著「學生為本」的辦學理念,一直致力推動「與時並進」的教育。2009年,在國際級生物科技教育專家麥惠南博士的協助下,本園斥資建成全亞洲首台於巴士車架上建設的生物科技流動實驗室,以更靈活的方法,為欠缺合適器材或設備的學校提供支援,讓更多學生有機會接觸生物科技知識,讓科學教育進一步普及。

轉眼間,「嗇色園生物科技流動實驗室」已啟動十年,日常除了停駐在位於東涌的嗇色園主辦可譽中學暨可譽小學,支援該校的生物科技課程外,亦穿梭港、九、新界,為全港中、小學校提供到校服務,教授生物科技、基因工程、及微生物學等課程。流動實驗室又為教師及技術人員設計專業培訓課程,及應不同政府部門及非牟利團體邀請,參與「香港科學節」、「國際博物館日」及「創新科技嘉年華」等大型科普活動,開辦工作坊予公眾人士,將生物科技教育推廣至社區層面。

今年為慶祝計劃成立十周年,流動實驗室在9月15及16日,一連兩日舉辦了14場親子工作坊,精彩內容包括:「生命解碼-DNA手鏈」、「遺傳疾病-糖果DNA」、「抽取細菌DNA」、「環繞我們的微生物-『螢之手』」、「導電泥膠」、「挑戰生物科技」等,讓家長和孩子們透過親手做實驗,體驗生活上的科學及學習生物科技的最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