啬色园

普济劝善 崇善惠民

宗教

2016 年 3 月 31 日

道教关心世道人生的一面──以示道教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

二零一六年三月三十一日,本园李耀辉(义觉)监院应香港中文大学国学中心邓立光主任的邀约,在该中心主办的「冯燊均国学讲座」中主讲【道教关心世道人生的一面——以示道教在传统文化中的作用】。讲座於下午二时半在中大利黄瑶碧楼演讲厅进行,除了部份中大教职员出席外,本园众多董事、会员经生等亦有参与并进行交流、分享。

李监院首先表示「这是一个大因缘」,感谢邓立光教授安排如此盛会,使大家聚首一堂,谈玄论道。讲座开始,李监院以明确、肯定的口吻说:「道教由一开始便是关心世道人生的宗教。」他引用《周易》之「一阴一阳之谓道」,说出「道」是包含有「自然」、「万事」、「万物」的,所以道教要我们「顺应天道,关心世道,理解人道,为我们的社会带来福祉」。接着,李监院以己身的经历,告诉大家他步入道家、道教文化之门的经过。最初,他首先受到传统儒家文化的洗礼,受儒家「礼教」影响颇深。後来,在从事警察公安等事务中,开始接触宗教——先佛而後道,直至退休後仍专着於道教科仪文化之研究。继之,李监院又说:道教是我国本土宗教,它源於我国古代原始宗教和民间巫术,融入了传统的自然崇拜和鬼神崇拜,揉合了黄老、儒家、阴阳五行等思想,从而形成了自己一套独特的神学体系,与儒、释并称,为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之一……

讲座中段,李监院提出:道教是一个「既出世又入世」的宗教,尤其是道教与佛教、儒教对於「人生」方面的见解皆不大相同;儒家高举人生的一切皆取决於「天命」,人要在社会上修身,立功创业,最终听天由命而完结一生的。至於释家则认为人生而於世间为「苦海」,认为人生追求的为涅盘、正觉的极乐世界。至於道教对「人生」的看法是认为人生要与「天命」和「自然」的抗衡,以期打破生死的定律,去追求长生,以达至「形神俱妙而成仙」的积极人生观。李监院还特地引用多本道教经典来加以说明此点,如《西昇经》之「我命属我,不属天地」,又如《太平经》「重人贵生」或《度人经》之「仙道贵生,无量度人」等教义,皆是教导我们人生要获得最美满、最和谐、最幸福的生命,要「性命双修」,除了己身之修炼外,个人於社会,行善积德,广结善缘,也是重要的。期间,讲者还大谈他的人生经验,认为道教的「静坐养心」的法门,对现代人会带来无限的「清静」,减轻都市紧张情绪与压力,尤其我们的学生,需要一颗「清静的心灵」,才能为社区营造出和谐的局面。所以李监院强调的是道教这种「爱生命」、「爱自然」的思想,可以为我们沉重的生活压力,带来启迪的作用。

最後,李监院还以说文解字的方法,来讲解《道德经》内的「三宝」教义: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让)。他认为「慈」字是由「兹」「心」所构成,认为老子要我们注重「个人心灵的兹养」,就像慈母的心去对待万物,进而使人人有「慈心」;至於「俭」,是从人,以「俭」声,是「约」的意思;认为老子提倡「啬神」,是要我们不要过度消耗身体的「精气神」,这是养生,也是养心的法门,切记不浪费,要珍惜一切的事物,自我约束,即所谓「君子以德避难」(《周易》说)。至於「让」,讲者认为此字有使人「退让」、不争拗之意……


出席是次讲座的众嘉宾合照


邓立光教授(图右)送赠纪念品予本园监院(图左)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