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5 月 15 日
读书分享——《四季养生食疗》
邓钰琳
书名: 《四季养生食疗》
作者: 陈润家医师,胡达辉医师等
出版: 蓬瀛仙馆
出版日期: 2007年8月
节录:部份内文节录自〈顺应四时的养生法则〉页69-137
本书为注册中医师集体编着,并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长作序。书本首先阐明中医基础理论,如阴阳学说,五行理论,体质,腑脏概述,致病原因,六淫及四季变化,中药性味,方剂,煎药及服药法等等,俾後学对中医食疗有初步了解。
人与天地共生,地球上大部分生物都会受气候变化影响,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素问·四气调神大论》: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生死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为了适应四时规律,保持身体健康,防止疾病发生,以下将单从饮食一方面阐释「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及「冬养藏」的养生之道。
一、春养生
春季为肝气当旺之时,若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肝气偏亢,以致出现脾胃虚弱病症,故春季饮食调养,以平补为原则,重在养肝补脾,正如道医孙思邈所说: 「省酸增甘,以养脾气。忌酸涩,宜甘平,如山药,薏苡仁,莲子,大枣,马蹄,银耳等。可煮粥食用,以健脾和胃。或以陈皮,菊花,玫瑰花泡水代茶饮,以疏肝理气。春天饮食以养肝补脾为原则,然而因为香港地区湿邪偏盛,故在不伤耗人体阳气和正气的提下,还应兼以理气去湿及清热。
二、夏养长
每年农历四至六月为夏季,《素问四气刖调神大论》:「夏之月,此谓蕃秀,天地气多,万物华实」。夏天是阳气最旺盛的时节,此时养生要顺应夏季阳盛於外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重点在增强自我调节能力;既不使阳气不得宣泄,又勿宣泄太过,损伤阳气,即「春夏养阳」的道理。暑天饮食以清淡而有营养为主,膳食有清拌茄子,绿豆南瓜汤,苦瓜菊花汤,银耳羹,扁豆粥,荷叶粥,百合绿豆汤等,都是清热解毒,消肿利尿,健脾和胃,止痢去暑的功效。此外,应少吃过甜生湿。夏天很多人都胃口差,就是因为湿邪困脾,脾不运化,如果再多食甜,湿邪就会内外夹击,损伤脾胃。
三、秋养收
秋天是从八月七日立秋之日起,到立冬之日止,秋季五行属金,五方属西,五味属辛,五脏属肺。金性沉降,秋气敛肃,肺应之,宜肃降。《素问·四气调神大论》:「秋冬养阴」。指在秋冬时,万物敛藏,此时应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收藏体内阴精,以润养五脏,从而为来年阳气生发打下基础。燥为秋季的主气,称为秋燥,由於肺主气,司呼吸,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当空气中湿度下降时,肺,大肠与皮毛首当其冲,故保持肺的润泽是保护肺的重要一环。肺为娇藏,性喜润而恶燥。秋天养肺贵在润肺,燥气最易伤肺,肺燥阴亏,最需耍润肺。就应服养阴生津之品,如莲藕,杏仁,百合,燕窝,银耳,荸荠,秋梨,蜂蜜或用麦冬,桔梗,甘草泡水饮。秋季进补汤水如莲藕百合淮山猪心汤,首乌黑豆杞子汤,北芪羊肚汤,川贝炖雪梨,粉葛鲮鱼汤等等,均有滋阴养肺润燥之功效。
四、冬养藏
立冬起至立春前一天为冬季,在冬季天寒地冻,万物收藏,自然生机闭藏,阴气隆盛,要注意保持阴气平和,使气阳密固。冬季养生要顺应收藏的特点,避寒就温,冬天体力亦不能透支过度,或出汗太多,避免皮肤腠理开泄,阳气外泄,使深藏的真阴亦受伤,抵抗力下降。冬季饮食,要避免过食寒冻食物,以免损伤脾胃阳气,而应多食温性食物,如羊肉,牛肉,鸡肉,鸭肉等。亦可加入药品作食疗,如当归,生姜,大贾,桂圆等。冬季五行属水,水性下沉,肾脏应之,调补宜加少量苦寒药,顺应冬沉之气。黄柏之苦补肾,杜仲之补肾气,熟地黄之补肾血,用这三味来进补,是冬季补肾的正统方法。冬季进补汤水如天麻红枣炖鱼头,当归补血茶,灵芝南杏糊,杏仁麦米粥,北芪炖栗子等等,均为温阳养阴补肾之品。
四季养生的根本原则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食疗养生亦应本此原则选择食品材料。人类的养生应该顺应四季的变化,就是人和四季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只有顺应自然界的规律才能得到健康,摄生长寿。《道德经》第二十五章载:「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经旨强调「顺其自然」便是大道的一种表现,也是道德经的核心思想。
2019年9月28日读书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