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月老殿3月17日起暂停开放以进行新月老殿建设工程
啬色园黄大仙祠于2011年设立「月老及佳偶天成神像」,以祈求月老庇佑善信,天赐良缘,俾令衆缘美满。多年来深受各方善信热烈欢迎,包括本地及国内,以至海内外善信。随着多年使用,殿内设备逐渐老化,应各方善信所求,本园决定于凤鸣楼广场的月老殿原址上重建新殿,期望未来给予善信更好的参神环境及体验。工程将会由3月17日起展开,并预计于2025年10月中旬竣工。

在工程期间,月老殿将由3月17日(星期一)起暂停开放参拜,直至新建月老殿竣工。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敬请密切期待新月老殿落成及黄大仙祠的各项最新活动。

文化事务

文化承传 非遗保育

监院随笔

2025 年 3 月 28 日

监院浅谈——从少年结缘到国家级传承人 —入道四十年的使命与初心—

为向普罗大众推广道教文化,文化事务委员会於2024年6月开始,於《明报周刊》开设专栏《监院浅谈》系列,邀得本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义觉)道长, MH撰文,分享道教知识、黄大仙信俗以及啬色园的最新资讯。

下图文为2025年3月28日出版,文章主题为《监院浅谈——从少年结缘到国家级传承人 —入道四十年的使命与初心—》,欢迎大家阅读。

详细文章下载连结:
点击下载文章


监院浅谈-传承人 - final - outline

从少年结缘到国家级传承人

入道四十年的使命与初心

3月12日,国家文化和旅游部公布了本人作为「黄大仙信俗」传承人,获列入《第六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名单》,亦是香港历来5位国家级传承人之一。一方面心感荣幸,另一方面亦是诚惶诚恐,顿觉肩上责任更为沉重!

回想最初,与黄大仙师的缘份,可追溯至少不更事的时候。那时,姨公担任黄大仙祠理事,父亲便常带着全家到大仙祠探姨公。当年,大仙祠还只是竹林掩映的简朴建筑,但周围花木扶疏,清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然而,年幼的我顽皮贪玩,对於「拜神」实在是毫无兴趣!犹记一次,母亲让我诚心求签,至於是为什麽而求,却是记不清了。只记当时,我满脑子只惦记着「玩」,只求快快摔出一签,好立刻回家呼朋唤友!结果,签意一出,竟是大仙责备我心不虔诚,直言「不如不问」。那次,当然是挨了母亲的一顿打,但也把大仙的威灵深深烙印在记忆中。

投身社会後,先从事教育工作,随後加入警队。在警务生涯中,历经不少风雨,尤以廉政公署与警队间的角力为最。无可否认,廉署对香港贡献良多,这是我由衷敬佩的。然而,当年的贪污问题积存已久,已成社会歪风,无人能独善其身。而廉署调查却不设追溯期,在成功打击「大鳄」後,仍继续追捕「小鱼」,使社会人心惶惶,警队士气一落千丈。为此,警队於1977年向政府提出特赦,而我作为本地督察协会主席,在此期间提供了不少协助。然而,事件过後,升职之路却屡屡受阻。其中一次警司升职审查,当时警队内部已通过我的升职申请。为求心安,我便向黄大仙求了一签。一看签文,却是大吃一惊。签名《韩文公遇雪》:

雪拥桥头马不前  风狂渔父莫开船
水流花谢人谁惜  早立坚心志勿偏

大仙指此路阻滞重重,不宜苦苦强求。我心中一沉,却是不肯相信。最终,升职程序卡在最後一关,竟被最高当局拦下。消息公布後,上司、同僚大为震惊,我在无奈之余,却也释然。也许当日一签棒喝,表面上不以为然,但心底早已做好了准备。

这次亦让我醍醐灌顶,明白升职无望,与其执着於不可得之事,不如重新发掘生命的价值。为感恩大仙指引,我於退休後便毅然加入啬色园,为大仙祠的发展奉献心力,积极参与善业推广,弘扬大仙「普济劝善」的精神与信仰。

传承人的荣誉与重担

1985年,我正式加入啬色园;1997年,进入董事会;2006年,获委任为首任监院,任职至今;2007年,担任啬色园主席。40余年来,从未懈怠,期间多次萌生「功成身退」的念头,想放下一切享受人生,却总推诿不下心头上的责任。

2022年,应「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办事处」之邀,又在众弟子推动下,申报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或许,80余岁之年,我最大的使命就是传承,如果「黄大仙信俗」能因这次申报而得到更广泛推广,或许仍然是责无旁贷。

申报文件提交後,我又忙碌起来,便将事宜抛诸脑後。直到最近,弟子将国家文旅部最新公布的传承人名单发给我,才知几年前的申报终於有结果了!那一刻,的确是百感交集,一分激动,却是十分沉重,既感谢国家对我40余年努力的肯定,又因着这份「认可」令我肩上的责任更加沉重。

近年来,我以「文化」为大方向,以「忠」与「孝」为核心价值,大力推广中华传统文化,并致力於传承工作。不仅举办传承班,还捐资支持黄大仙出生地兰溪的黄大仙宫建殿修庙,种种努力,无不围绕着「传承」二字展开。在获得「传承人」这一荣誉之後,我深知未来仍需肩负更多使命,为黄大仙信俗的发扬与延续培养更多人才。也许,我会成为这群「後浪(不论是弟子,还是员工、义工)」最坚实的後盾,让他们在我的支持下,努力尝试、大胆创新,不固步自封、不拘泥於旧有框架,为黄大仙信俗注入更多年轻的活力与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