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大仙祠终年香火鼎盛,入园参访善信及中外游客,每日平均参访人数逾一万人次,其影响无远弗届。自入选国家非遗名录,啬色园更着重大仙信仰保育与传承,近年更积极传扬大仙信仰,与其他地区团体加强交流,如2017年派出经生法师团主持大献供科仪,为澳门祈福。又如马来西亚沙巴州政府筹建黄大仙庙,2018年1月13日啬色园道长远赴当地设坛,举行奠基典礼。
随着香港信徒行脚,海内外的黄大仙信仰,遍及东南亚、欧美澳洲等地都有供奉,如巴黎潮州会馆、胡志明市庆云南院、澳洲悉尼黄大仙缘清宫、新加坡青松观都有奉祀。另一显着的例子是巴黎的法国潮州会馆,近年才增奉赤松黄大仙及提供黄大仙灵签予信众问事。
1921年啬色园普宜坛设立,是黄大仙信仰在香港落地生根的标誌,也可以说是一个艰辛过程。而成为信俗的意义,在香港经百年的传承和社会实践,已形成了一种宗教慈善文化信俗 ,其更重要的意义是带动起大众对行善的热情参与,从而造福社会。从传播路径来看,关公信俗是从山西走向世界;妈祖信俗是从福建走向世界;黄大仙信俗,是从香港走向世界。继往开来,此后将赓续和臻善大仙信仰的传奇。

* 巴黎的法国潮州会馆,近年增奉黄大仙及提供黄大仙灵签予信众问事(作者提供)

* 2018年12月北京恭王府博物馆举行「口传心授: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馆内介绍「黄大仙信俗」(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