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9月17日特别参神路线安排】
【9月17日特别参神路线安排】各位善信请留意,今天将有「啬色园护旗队成立典礼」,第一参神平台将全日暂停开放。上香区会设于第二参神平台,而求签区会设于第三参神平台,善信仍可参拜仙师及求签,不便之处,敬请原谅。

参神路线安排如下:
- 第一参神平台暂停开放
- 上香区设于第二参神平台
-求签区设于第三参神平台 善信进园后,可以经扶手电梯到第二参神平台及第三参神平台参神及求签,再经扶手电梯到其他殿阁参神。
关闭
【公告:2023年9月16日启蒙开笔礼取消】
由于天文台预报本港未来数日天气不稳,将会有大骤雨及雷暴。本园为保障各位参加者及年幼学子的安全,原定9月16日(星期六) 举行之启蒙开笔礼将会取消,敬请各位备悉。如日后补办或作其他安排,本园会另行通知参加者,不便之处,敬希见谅。
关闭
【公告:2023启蒙开笔礼改期至9月16日】
鑑于黄色暴雨警告现正生效,本园考虑到公众安全,以及参加者年幼,原订于今天9月10日(日)举行的「万世师表孔圣先师 癸卯年二零二三启蒙开笔礼」将顺延至9月16日(六)早上同样时间进行,敬请各位已报名的参加者注意,本园亦会逐一通知各参加者最新安排,谢谢。🙏🏻

文化事务

文化承传 非遗保育

消息

2021 年 6 月 09 日

园系香江.监院随笔 (七十四) ——道教与茶文化

    为进一步提高本园黄大仙祠的道教文化气息,并向普罗大众推广道教文化,本园文化委员於2020年1月15日开始,在《东周刊》开设栏目《园繋香江》系列,首阶段订为《园繋香江 · 监院随笔》,邀得本园黄大仙祠监院李耀辉(义觉)道长分享有关道教文化文章。

    第七十四辑已刊载於《东周刊》第928期,6月9日出版,相关之文章主题为〈道教与茶文化〉,欢迎大家阅读。

C928_ADC V2

     茶,除了是一种饮品,亦有其养生健体、修心养性之用。本人习惯往茶楼品茶,饭後亦必饮一杯茶,有消腻的感觉,更可去除饭後口腔残余的味道。平日我焚香阅读时,也爱一面品茶细嚐,有静心除烦的效用。个人特别喜爱饮绿茶类如龙井、碧螺春等,除了甘香清醇,也可清热解毒。

   我国之茶叶共分为六大类:绿茶、红茶、黑茶、白茶、黄茶及青茶。据中医理论,身体较虚弱者适宜喝红茶。进食燥热肥腻食物较多者,为促进脂肪食物的消化,可多饮绿茶解毒。从现代科学而言,茶叶本身亦包含多种对人身体有利之物质,可抗病养生。至於浓淡味道,因人喜好而异,淡茶也可让我们感受回甘生津。

    以我国的茶文化而言,有儒茶、禅茶、道茶等。品「道茶」即从饮茶中品悟道家文化的哲理,当中蕴含了道家形而上的精神、养生、修炼等。在道教文化角度看,茶是契合自然之物,也是养生的重要饮料,古时便有不少关於茶的道教诗词,如吕祖仙师的〈大云寺茶诗〉、王重阳祖师的〈咏茶〉等诗作,以烹茶比喻修炼;而我特别喜欢马丹阳祖师的〈长相思.茶〉词作:「无为茶,自然茶,天赐休心与道家,无眠功行家。」以饮茶体味无为、自然之天性,达至休心安性,宁神而不累之功行。

    道茶文化的精神,不只是以茶寄情,以茶会友,更重视陶冶情操,修心养性,提升灵性修养。饮茶不仅「润喉」,更能「涤心」。由於茶之清淡、性俭,可有助修道者提神益思,收心安性。历来道教人士都特别喜欢饮茶,以茶悟道,唐代茶人卢仝有一首着名茶诗〈走笔谢孟谏议新茶〉,提到一釜茶煎了七碗,饮每一碗的精神层次都各有不同:「六碗通仙灵,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饮第六碗时可与仙灵感通,第七碗喝下去更有神游飞升的感觉,逍遥自得。嚐味道茶,需以心灵细味,也是一种精神的沐浴。

    今日国内道教界积极推广道茶文化,各地名山宫观都开辟了茶园,并有自己的茶叶品牌,如四川的「青城山道茶」、湖北的「武当道茶」、安徽的「齐云山道茶」、江西的「庐山云雾茶」等。不少道观更於进山沿路设置茶站,施舍道茶,济人方便。近年,青城山天师洞更提倡「神仙茶会」,品茶程序有:香汤净手、常焚心香、涤洗心灵、坐望守静、仙茶涤心等。品茶过程中更有古琴音乐伴奏,亦有茶艺师侍茶,道长讲解道茶文化及评茶等,使人在满室茶香中体验道家清静自然之味道。

    在道教科仪文化而言,茶更是「十献供」的供品之一。道教亦向有「以茶代酒」之例,以应对俗世礼节。在礼斗法会,茶更是主要的供品,道教科本《清微礼斗科》有云:「玉川饮罢腋风生,是故今将茶供养。」玉川,即是上段提及的茶人卢仝,喻意饮茶可以使精神逍遥无碍,而且能通达仙灵,是敬神的最好供品。由上可见,茶不只是一种饮食文化,更是养生良方;而道茶文化更包含一种洗涤心灵和提升精神的内涵,也是道教科仪的重要供品。大家下次品茶,不妨静下心来,尝试体会平、淡、清、静之自然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