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服务

救疾扶伤 以助困厄

消息

2017 年 8 月 19 日

中医与道教文化关联之致辞节录

20周年回归纪庆 : 中医健康讲座系列 揭幕礼暨 «常见慢性疾病的中医防治方法»讲座

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及中国文化研究所副所长黎志添教授
中医与道教文化关联之致辞节录
 

香港政府康文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小组委员会刚公布了二十项建议的香港非遗名录,其中直接与道教的宗教传统有关的至少有四个非遗项目,包括全真道堂科仪音乐、正一道教仪式传统、长洲太平清醮,及黄大仙信俗。  

一方面,这可以说明道教文化传统之一的科仪传统,仍然根深缔固的影响香港华人社会的习俗信仰和祭祀生活;不过,另一方面,我们要说的是道教对中国文化传统的重大影响不止於神明祭祀信仰,还有很重要的是对个人身体健康和养生修炼方面,作出不能忽视的重要作用。而有关道教性命修炼的探索,其实亦是跟中国医学理论及医术疗疾,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亦是为什麽今天道教黄大仙祠和香港中文大学中医学院发展合作计划的基础所在。  

广义来说,中国传统医学涵括本草、方剂、经络、针灸、脏腑、推拿、气功、骨伤、祝由等等,但是,中医的健康和治病理论与道教追求的性命修炼却有密切关系。甚至我们常常听说过所谓「医道合一」,「医道同源」或是「医道还元」的说法。  

为什麽会把中医和修道两者说成一起的东西?因为无论中医的治病,或是道教的性命修炼,两者的根本都是强调返回「道本」之中的心境平静、淡泊无慾状态。所谓,「治未病」的意思是希望我们明白有疾、有病的产生,许多时是与我们沉溺於好慾爱恶的生活习惯、与阴阳五行四季的自然运行不协调突,与我们不安情绪、紧张的工作压力等等内、外因素息息相关。因此,中医也不只是止於外药医治,寻求治心的内药亦是十分重要的治病方法。

道教的理想是修道成仙。但是,没有神仙不修道的道理。修道,就是从内恢复我们从物慾世界里不断损耗了的元气,以致达到「神不外驰,炁不外泄」。

修心炼性,是道教修道的法门之源。道教相信修道不外乎修心,修心之外无法求道。因此,修心是性命双修的入门功夫。持心是区别神圣与凡俗的第一大关键。远离欲望对於修炼心性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关口。因为,但凡一切日常百态和世间俗情以及各种爱慕和因缘,只要稍稍一动心,就已经是所谓的「欲」了。完全远离欲望就能保全真性,亦能达到寂静清和、虚无广远,超出五行,与宇宙万物浑然一体的玄妙之境。因此,道教相信修性复命之说。要弄好自己的命门,关键处仍然在於首先从自己的心中寻求道的本原。简单来说,修心炼性是治疗所有疾病的方法。

吕祖百字碑

养炁忘言守,降心为不为。动静知宗祖,无事更寻谁。真常须应物,应物要不迷。不迷性自住,性住炁自回。炁回丹自结,壶中配坎离。阴阳生反复,普化一声雷。白云朝顶上,甘露洒须弥。自饮长生酒,逍遥谁得知。坐听无弦曲,明通造化机,都来二十句,端的上天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