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務

文化承傳 非遺保育

消息

2021 年 6 月 02 日

園繫香江.監院隨筆 (七十三) ——道教與古琴文化

     為進一步提高本園黃大仙祠的道教文化氣息,並向普羅大眾推廣道教文化,本園文化委員於2020年1月15日開始,在《東周刊》開設欄目《園繋香江》系列,首階段訂為《園繋香江 · 監院隨筆》,邀得本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分享有關道教文化文章。

     第七十三輯已刊載於《東周刊》第927期,6月2日出版,相關之文章主題為〈道教與古琴文化〉,歡迎大家閱讀。

C927_ADC

   琴,有禁之寓意,漢代班固《白虎通義》云:「禁止於邪,以正人心也。」古人以彈琴修身,道門人士更以琴修性,達到心平德和之境界。古琴的記載最早出現於《詩經》,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於「琴棋書畫」四藝之中更佔首位。中國的琴和西方的琴是完全兩回事,前者是七弦琴,後者屬鍵盤樂器。昔日大家對古琴文化並不太認識,自二零零三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古琴列入「世界人類口述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名錄」,自此國內外學琴的人愈來愈多。二零一四年,古琴藝術(斲琴技藝)榮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古琴藝術文化更受到廣泛關注。

    歷史上有不少琴人都是道門中人,如明代《琴書大全》記載「尤妙撫琴,別得真趣」的張道陵天師,及陸修靜祖師、陶弘景祖師等。據《驚迷夢》記載,黃大仙師也是善於撫琴的。此外,上世紀香港道教界的盧家炳道長便是著名的古琴大師,曾編修及出版《春雨草堂琴譜》,六十年代曾赴美國推廣古琴文化及演奏,並曾發行古琴唱片。我亦曾聽過現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孟至嶺道長彈琴,那種琴音已經超出一般技藝,有仙家飄逸之意境,已是更高層次的境界。

    古琴有三種音:泛音(天)、散音(地)、按音(人),清微淡遠,意味深長,不懂欣賞者便感到昏昏欲睡。尤其是指法中的「吟」和「猱」,聲音若存若無,非靜心聆聽不可得其韻味。《道德經》提出的「淡乎無味」、「大音希聲」等理論,正好形容琴音的高遠境界。一般樂器讓人聽之心動,古琴卻能使人聞之平心靜氣,調息淨慮,故有修身正己之效。

    或說,彈奏古琴亦有養生之效用,其音律的「五音」與中醫的「五行」相通,可調和五臟、五種情志等。當彈奏時更要凝聚精、氣、神,坐姿須肅然危坐、鬆胯收腹、兩腿放鬆;通過外在姿勢,潛移默化調整內在的氣息。另外,中醫理論認為,身上經絡在手指尖部起始交接,故彈琴中不斷運動手指尖部,可促進血液循環,疏通五臟經絡。而古琴的特有「減字譜」,琴人彈琴時需通過精密的思考轉化為樂曲,亦可提高大腦的靈活度。二零一八年仙遊的國學大師饒宗頤教授享壽百歲,據說亦與經常彈奏古琴有關。

    道教人士對古琴十分敬重,視為富有深刻哲理的靈性樂器,有「六忌七不彈」之說。昔日道人奏琴前需要沐浴更衣,焚香盥手,以表示對古琴的恭敬。彈琴時要專心致志,時刻表現出一種謙遜態度。古人尤其著重彈琴場所,四周環境亦頗為講究,不希望彈琴時受到世俗熏染,這也可以解釋為何今天仍保留不少完好的唐、宋、明代古琴,卻鮮有其他的樂器出土;除極其考究的工藝以外,亦因古人視古琴為無上珍寶。

    我十分喜歡古琴的清雅音聲,過往也認識不少琴人雅士。早年我邀請了一位中國音樂學院認證的古琴導師,在嗇色園開辦古琴基礎班,講授古琴文化予園內之弟子、家屬、職員等。現時我們亦籌備成立「善道琴社」,希望在疫情之後,可以舉辦更多課程及活動;透過古琴藝術推廣道教文化及勸善道德,以琴修身,以藝正道,達到本人提倡之修德及養生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