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事務

宣道弘法 廣結善緣

新聞稿

2021 年 11 月 05 日

嗇色園「百歲長壽長者健康指數調查」發布會 聯同香港理工大學老年護理研究中心 分享「老友記」長壽要訣

(2021年11月5日)嗇色園一直以「安老護耆」為服務使命,致力為長者提供全面而適切的服務。適逢嗇色園百周年紀慶,本園於去年開始籌備與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老年護理研究中心合作進行「百歲長壽長者健康指數調查」,旨在探討長者的長壽因素,並與公眾分享長壽長者的健康經驗。本園及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研究團隊於今天(11月5日)下午假黃大仙祠舉行「百歲長壽長者健康指數調查」發布會。除分享調查結果外,亦邀得兩位「老友記」分享長壽要訣。

嗇色園董事會主席馬澤華先生, MH, CStJ致辭時表示:「嗇色園自1979年成立首間安老院,積極發展安老服務,一直堅守以人為本的態度,不時與專上學院合作,進行改善長者生活質素的研究,為長者福祉出一分力。本園期盼透過是次調研的發布會啟發業界與社會大眾提升安老服務質素,共同為長者構建健康快樂的社會氛圍。」

嗇色園黃大仙祠監院兼一百周年紀慶活動籌備專責委員會主席李耀輝(義覺)道長指出,調查顯示大多受訪者心理頗為快樂,但在支援網絡方面,有一半受訪者感到社會孤立。他表示:「所謂『道法自然』,生、老、病、死有其自然規律,但長壽與健康的關係確是密不可分。健康不只遠離病痛,還包含精神和社會適應的元素,長者應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生活態度,例如多參與社區長者中心的活動,擴展他們社交支援圈子,有助正面發展社交能力,亦是長壽要訣之一。」

其後,發布會上播放早前進行研究時所攝錄的影片,由一眾參與調查的「老友記」分享健康生活模式的心得,如時刻保持心境開朗、持續運動、維持健康均衡飲食等。

緊接便由香港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教授兼老年護理研究中心副總監雷逸華博士分享調查結果。是次調查以問卷形式訪問151位85歲或以上長者及從中揀選22位作個案訪談,了解他們的生活習慣、生理及心理狀況,受訪者超過半數年齡為90歲或以上。調查以全球定位系統(GPS)實時紀錄長壽長者的活動空間,分析他們的活動範圍,同時亦配以智能手帶收集每位長壽長者的運動數據,從生理、心理、社會與居住環境及靈性各方面,剖析長壽要訣。

雷博士表示,是次研究受訪者需連續七天在非慣用手上佩戴腕戴式活動記錄儀以記錄他們生活空間移動及運動量。他們發現受訪者平均能持續38.35分鐘的中等至劇烈體能活動,達到世界衞生組織所建議的至少每週完成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有氧身體活動(即每星期大约五天30分鐘體能活動),可見他們仍有持續運動習慣。但受訪者超過八成時間僅於公寓大樓及其150米範圍內活動,反映他們日常生活活動範圍較小。但也有可能疫情期間「老友記」減少外出有關。

此外,在心理方面,受訪者在各範疇的生活質量亦高於平均值,而且主觀快樂感量表中亦顯示受訪者頗為快樂

調查結果顯示,所有受訪者均認為長壽必須維持身體功能正常健康運作,而當中大部分受訪者均保持積極正面的生活態度,會到社區長者中心與其他人交流,亦會相約朋友見面、飲早茶。他們普遍會為獲得外界的經濟或生活支援而開心、滿足。

最後,發布會邀得兩名年過90歲的「老友記」分享長壽要訣。現年91歲的鳳珍性格樂觀,積極好學,逾七旬時才學習讀書、唱歌,閒時更會做義工,「放鬆心情是最重要,凡事不能執著,嬲怒別人會傷肝。當然都要定時定量吃飯,不要偏食,每天運動,量力而為。」

至於96歲的仙姐同樣性格樂觀外向,以往經常參加中心活動,她直言「人開心,病痛都會少些,即使有些食物不適合吃,也可以淺嚐,而且可以動的時候就要動一下,否則會退化。」可見兩位長者均認為放鬆心情,保持身體健康才能「活到老,活得好」。

調查結果已輯錄為《嗇色園百歲長壽長者健康指數調查報告書》,並將會郵寄至全港各安老服務單位,期望向長者及普羅大眾宣揚並推廣既自然又健康的長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