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服务

安老护耆 以善为本

2024 年 3 月 14 日

「香港赛马会社区资助计划-爱生命.长者有明天」 第四期计划助长者及护老者纾缓抑郁情绪

啬色园一直以「安老护耆」为使命办理社会服务,致力为长者提供全面而适切的服务。本园分别於2011年、2015年及2018年获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捐助,推行「爱生命.长者有明天」计划,同时引进「适应性怀缅治疗」(Instrumental Reminiscence Intervention),帮助长者从怀缅中寻找过往解决问题的方法,启发他们自身的解困能力,重建自信,藉以纾缓抑郁情绪,。2021年获拨款开展为期三年的第四期计划,本园特意於今日(3月14日)举行「香港赛马会社区资助计划-爱生命.长者有明天」计划分享会,发布第四期计划成效。

计划的主要目的是协助长者重拾解难能力,减轻抑郁症状,发展和强化应对逆境的处变能力;於社区期望建立长者支援平台,强化互助网络,并向业界推广「适应性怀缅治疗」;同时提昇社会大众对长者精神健康的认识与关注。

啬色园副主席兼社会服务委员会主席陈灿辉先生於活动致辞时表示,计划自推行以来,成效理想。他认为,促进长者精神健康任重道远,期盼与业界携手合作,协助更多受抑郁困扰的长者及护老者同拾光辉明天。

分享会上两位计划参加者,分享透过此次计划走出抑郁的经验。七十二岁的林女士,受疫情及丈夫离世的打击,情绪备受困扰。她透过计划的治疗小组,以怀缅过去的方法,回想童年时被重男轻女的父母送到马来西亚亲戚家。她想起当时虽寄人篱下,但这段经历也令她学习到忍耐和坚强,从而得到面对逆境的勇气。六十一岁的陈女士则因为退休後希望认识新朋友,却事与愿违遇到不好的对待,因而令情绪受到影响。透过治疗小组,她回想过去曾是护老者的自己,照顾患认知障碍症的母亲时,曾积极向社工求助。藉着回想过去的经历,她觉察到只要肯求助,身边总会有人用心帮忙。自此,遇到问题也不再容易出现情绪困扰。

今日的分享会有超过一百位社会服务界的同业出席,本园特意安排专题讲座,由香港大学秀圃老年研究中心总监兼香港大学社会工作及社会行政学系教授楼玮群教授讲解「护老者身心状况及需要」,以及香港中文大学社会工作学系讲师陈加才先生以「金龄人士安老规划」为题作分享。透过经验分享及专题讲授,提升业界的实务技巧,唤醒社会大众对长者精神健康的关注。

「爱生命.长者有明天」第四期计划简介
第四期计划的对象是居於黄大仙区的护老者60岁或以上的长者,同时经评估为认知能力良好、没有认知障碍,及出现轻度至中度抑郁情绪,但没有患上抑郁症。这期计划共为141名长者或护老者进行相关评估评估,发现99人(70.2%)出现抑郁徵状,其中73人参与第四期计划。完成小组或个案後一星期後,成功纾缓抑郁情绪。

计划以「治疗小组」、「个案辅导」及「互助组」三种方式协助参加者,超过九成参加者在接受「治疗小组」「个案辅导」後抑郁徵状有纾缓,而超过八成接受「互助组」的参加者,其心理及社会关系有所改善。

「爱生命.长者有明天」计划自2011年开展以来,成功纾缓及跟进超过450名出现轻度至中度抑郁徵状的独居及两老同住长者的抑郁情绪。啬色园将继续关注长者精神健康,体现「普济劝善」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