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務

文化承傳 非遺保育

消息

2022 年 1 月 05 日

園繫香江.監院隨筆 (一百零四) ——道教的孝道文化

   為進一步提高本園黃大仙祠的道教文化氣息,並向普羅大眾推廣道教文化,本園文化委員於2020年1月15日開始,在《東周刊》開設欄目《園繋香江》系列,首階段訂為《園繋香江 · 監院隨筆》,邀得本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分享有關道教文化文章。

    第一百零三輯已刊載於《東周刊》第958期,1月5日出版,相關之文章主題為〈道教的孝道文化〉,歡迎大家閱讀。

ADC 958 V2

   孝,即善待父母,字形結構是上面一個「老」,下面一個「子」;寓意是小時候,父母為我們遮風擋雨,我們長大後父母老了,便要在下面背著父母,把奉養的責任扛在肩上,時刻想念父母;如何讓父母更快樂,生活更圓滿,這就是為人子女對「孝」的實踐。粵語歌〈念親恩〉當中有道:「親恩應該報,應該識取孝道。」父母仍在身邊時,便應該付出時間相陪及關心,平日簡單以一個短訊或電話慰問,便可令父母放下及釋懷。

   古人相信「孝感動天」,《孝經》云:「孝悌之至,通於神明。」好好孝敬父母,神明一定會知道的。「廿四孝」的典故中,舜帝便因為孝行而感動上天,當他在歷山耕種時,有大象跑來幫他耕田,小鳥飛來幫他除草;由於他以孝道聞名,堯帝聽到後更將皇位禪讓給他。我教經典《南華經·天運》裡提到:「以敬孝易,以愛孝難。」即是表面恭敬父母是很容易的,用真愛之心來行孝則難。莊子認為,行孝最後的境界是「使天下兼忘我」,即使天下人根本不知道「我在孝順」,我也不放在心上,只要父母知道我對他們好就可以了。

   道教由創教伊始便十分重視孝道,創教典籍《太平經》便有「不孝不可久生」章,當中提到:「為子不孝,汝生子當孝乎?」你對父子不孝,他日你的兒女會孝敬你嗎?這是十分警世的。道教全真道亦提倡入教弟子必須熟讀《孝經》,其中全真龍門派祖師丘長春便曾說:「人罪莫大於不孝,不孝則不順乎天。」不孝就是不合乎天道。道教眾派之中,淨明道便是主張以「忠孝」為修行方法,《淨明洞神上品經》說:「上品以孝,中品煉形,下品救度。」行孝就是最好的修行!行善積福不需走到老遠,回家好好侍奉雙親,上天必會明察及賜福!

   有一個道教典故是這樣的:呂祖化身商人賣桃,每有客人光顧,都問他們會與哪位分享,客人大多回答:「買給子女吃。」一整天也沒有人說買給父母。呂祖感嘆世人孝心淡薄,於是將桃子盡數拋棄。試想想,我們買好吃的食物時,有沒有想到與父母分享?到外地旅遊玩樂時,有沒有想過與父母同行?報答父母不一定要買甚麼貴重的東西,只要我們遇有歡欣喜悅時,主動與父母分享,其實父母已經很滿足!

   本人向來重視推廣「孝道文化」,所以每年的上契科儀,我必向眾契子女訓示「黃大仙師十訓」,第一訓便是「孝」!另外,所有在嗇色園普宜壇入道的弟子,於課堂上必需學習《孝經》。近年我園又與「香港弘揚孝道文化聯合會」合作製作孝道教材、徵文比賽等,目的便是弘揚孝道文化。我常教導弟子:「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大家經常忙於工作和應酬而忽略家人,一段時間過後,才猛然發現父母的白頭髮好像又多了。雖知人生無常,光陰稍縱即逝,所以切勿等到親人離世後,才後悔莫及!

   **此專欄將會是最後一期,暫時要與大家話別,感謝各位讀者在這兩年來的支持及給予寶貴意見。本園一百周年紀慶各項活動已圓滿完成,承蒙各方友好及善信的支持,本人亦在此衷心致謝。祝願各位在新一年身體健康!萬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