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務

文化承傳 非遺保育

消息

2021 年 12 月 29 日

園繫香江.監院隨筆 (一百零三) ——道教酬神與謝恩

   為進一步提高本園黃大仙祠的道教文化氣息,並向普羅大眾推廣道教文化,本園文化委員於2020年1月15日開始,在《東周刊》開設欄目《園繋香江》系列,首階段訂為《園繋香江 · 監院隨筆》,邀得本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分享有關道教文化文章。

    第一百零三輯已刊載於《東周刊》第957期,12月29日出版,相關之文章主題為〈道教酬神與謝恩〉,歡迎大家閱讀。

C957_ADC V3

   酬神,即是還謝神恩,感謝神明的保佑和眷顧。按中國人的傳統習俗,新年時來廟宇求神,年底要再入廟感謝神恩。或有人會問,神明已經脫離三界六道,為何要蒼生酬謝回禮呢?其實,還神和中國人傳統的感恩圖報觀念是相通的,神明固然不會要求報恩,但「得人恩果千年記」這個根深蒂固的傳統思想時刻影響著每一位中國人。譬如我們在神明前許下承諾,祈求合家平安。年底時,當我們想到全家人今年平平安安,便會不期然想到要感謝神明。這不是「神明」的要求,而是感恩文化已植根在中國人之心底裡。

   道教一向主張簡約環保,善信在還神時,只需準備簡單供品即可。道教《呂祖懺》有云:「吾以誠格,非以財臨。」虔誠方能感通上天,而非供養多少,神明才會降臨。《北斗經》亦有提到,信士若「無力修崇」,能虔誠「酌水獻花」亦可延生注福。本人於十多年前主理嗇色園的環保革新時,便首先提出「九枝清香」政策,善信只需帶備清香及鮮花敬神便可,不用神衣寶帛;只要誠心祈願,清香一炷足可感格神明。現時,本園太歲元辰殿在年底時亦特別提供「歲晚酬神」服務,善信不需再攜帶香燭,由我園準備老山檀香、酬神福袋 (包括:綠豆、紅棗、龍眼、白米、茶葉等,代表五行齊備),及附上刻有「普濟勸善」的酬神手繩等,寓意豐衣足食,亦希望提醒大家不忘黃大仙師的勸善精神,多行善積福,這樣必可獲仙師庇佑。

   本園於每年農曆十二月十五日也例必進行酬神科儀,感謝黃大仙師年來保佑香港繁榮安定,大眾平安。我國的酬神文化是來自一種感恩的思想,尤其是古時農業社會基本上是看老天爺吃飯的,能夠有好收成是很不容易,所以各地的農民都要在年底時進行酬神謝恩,感謝神明保佑豐收。我自小常讀的《朱子治家格言》,內有一句提到:「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世間的一切都是來得不易,所以我們要心存感恩,感謝上天賜予與眾生成就的恩德。簡單如一碗白飯,首先稻苗要有陽光、空氣、水分和泥土才能生長,之後稻子要經過農民悉心栽培才能長出肥大的米。最後,米還要經過一番費心才能煮成美味的飯。因此,一碗白飯要經過上天及眾生的因緣成就才成,家長有責任教懂下一代,自小學懂「知恩圖報」,珍惜今日得來不易的幸福。

   道教教義有「報四恩」的說法,《太上出家傳度儀》曰:「當上報四恩:一天地恩,二國王恩,三生身父母恩,四師長恩。」就是希望我們常懷四種感恩心,感恩天地化育、國家栽培、父母養育、師長教導等;所以除了每年年底感謝神恩,我們也要時刻不忘答謝父母、師長。另外,道教《玄帝報恩誥》曰:「祈恩報本,願我現在父母,福壽增延。」祈恩報本,即是感恩報答之意,道教最重視感激父母的養育,提倡以孝行報答父母,常為父母祈福。《黃大仙寶經》首句亦是以「孝」為先:「懷胎十月否劬勞,睡濕眠乾苦自徒」,就是形容母親養育我們的辛苦。因此,大家緊記知恩圖報,平時要多珍惜與家人相處時間,過節時可買些禮物答謝父母,相信這是最好的酬謝及感恩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