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閉
【9月17日特別參神路線安排】
【9月17日特別參神路線安排】各位善信請留意,今天將有「嗇色園護旗隊成立典禮」,第一參神平台將全日暫停開放。上香區會設於第二參神平台,而求籤區會設於第三參神平台,善信仍可參拜仙師及求籤,不便之處,敬請原諒。
參神路線安排如下:
- 第一參神平台暫停開放
- 上香區設於第二參神平台
- 求籤區設於第三參神平台
善信進園後,可以經扶手電梯到第二參神平台及第三參神平台參神及求籤,再經扶手電梯到其他殿閣參神。
關閉
【公告:2023年9月16日啟蒙開筆禮取消】
由於天文台預報本港未來數日天氣不穩,將會有大驟雨及雷暴。本園為保障各位參加者及年幼學子的安全,原定9月16日(星期六) 舉行之啟蒙開筆禮將會取消,敬請各位備悉。如日後補辦或作其他安排,本園會另行通知參加者,不便之處,敬希見諒。
關閉
【公告:2023啟蒙開筆禮改期至9月16日】
鑑於黃色暴雨警告現正生效,本園考慮到公眾安全,以及參加者年幼,原訂於今天9月10日(日)舉行的「萬世師表孔聖先師 癸卯年二零二三啟蒙開筆禮」將順延至9月16日(六)早上同樣時間進行,敬請各位已報名的參加者注意,本園亦會逐一通知各參加者最新安排,謝謝。

文化事務

文化承傳 非遺保育

監院隨筆

2021 年 8 月 04 日

園繫香江.監院隨筆 (八十二) ——環保鬥士──林超英台長

    為進一步提高本園黃大仙祠的道教文化氣息,並向普羅大眾推廣道教文化,本園文化委員於2020年1月15日開始,在《東周刊》開設欄目《園繋香江》系列,首階段訂為《園繋香江 · 監院隨筆》,邀得本園黃大仙祠監院李耀輝(義覺)道長分享有關道教文化文章。

    第八十二輯已刊載於《東周刊》第936期,8月4日出版,相關之文章主題為〈環保鬥士──林超英台長〉,歡迎大家閱讀。

C935_ADC V3

    環保,就是為大自然與眾生福祉而保護自然環境,道家思想早在二千多年前已有「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概念,將人與自然看成一個整體,並早已認識到不能對自然界為所欲為,對提取自然界的資源亦要有所節制,共生共營。道教亦有「齊同慈愛」的愛護萬物思想,惟受到部份民風習俗影響,少數人未能瞭解道教敬神的意義,在一些陋習之影響下而不自覺破壞了環境。

    上世紀四、五十年代,本人已經和家人常來嗇色園黃大仙祠拜神。到了八十年代,更正式加入成為會員。記起最初參與頭炷香奉神時,常聽別人說:「不要穿名貴的或新衣服!」因為善信多帶備大札香枝,很容易會燒著其他人的衣服,所以當時大家在除夕上香多穿舊衣服。

    一九九七年開始,本人成為董事局成員後,決心要禁止在園內燃燒大香、嚴禁焚燒冥鏹香燭及帶備生油等供品,一方面為了環保,一方面是防止意外發生。剛實施時,有善信感到不習慣。到了天冷季節,我更發現有善信把巨型香枝藏在大衣外套內。此外,有些商人用劣質材料製作香枝及燈油,善信在不知情下購買及奉送贈神明。由於擔心影響善信健康及環保,後來我們亦一一婉拒,當中又引起不少會員及市民的批評。不過,我們一直將善信的安全及健康放在首位;而道教向來崇尚環保精神,所以我們還是堅持了一系列的環保改革措施,只准善信帶備九支清香來供奉,並不准燃點蠟燭及焚燒冥鏹。

    黃大仙祠近年的環保計劃,亦多少與今天的環保鬥士——林超英台長有點淵源。本園於二零一一年向「環保及自然保育基金委員會」申請資助打造黃大仙祠為「綠色廟宇」,其中包括:在黃大仙師寶殿外壇設置「煙香減少及除味系統」及「環保化香爐」等;當時已退休的林超英台長擔任委員會成員,對本園之環保項目提出了不少寶貴意見。此外,為了配合本園環保及綠色廟宇工作,本園近年已進行各項綠化工作,增加綠化地覆蓋率,又園內建築物之天台綠化,及在從心苑修建生態池及生態徑,並在九龍壁水池加入新的濾水系統等,令園林生氣盎然,綠茵處處。其實早於二零零六年,當時林超英先生仍是台長時,我們便曾與香港天文台合辦,由本園之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合作建設和運作「荃灣自動氣象站」,讓大眾更能掌握更多氣象等資訊。

    林台長是名符其實的環保鬥士,退休後除了擔任「環境運動委員會主席」,亦擔任「香港鄉郊基金主席」,展開復耕計劃。他曾經一年內出席過百場演講,到處推廣環保理念。本園亦曾邀請他主講兩次的環保講座,及擔任「綠遊大仙祠」環保同樂日主禮嘉賓。今年七月二十八日,我們特別邀請林台長蒞臨本園參訪,本人提及:道教十分尊重自然保育,而本園亦堅定實行環保政策,林台長大表認同及支持。近年,我們為迎接百周年紀慶亦進行不少翻新及改革工程,本園十分希望他能夠指導我們的環保政策,共同為改善環境生活、健康人生而永遠奮鬥!